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提升人道服务水平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01
志愿者是红十字精神的传播者,是社会和谐的倡导者。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红十字会把积极组建和管理好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作为开展红十字工作、延伸红十字手臂的大事,采取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志愿者宣传志愿者,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志愿者引导志愿者的方式促进队伍建设。
建好队伍,筑牢志愿服务组织基础
强化宣传引领建队伍。把对红十字精神的价值认同,作为招募志愿者的首要条件。积极宣传红十字志愿者在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平安黄山区建设中的作用,推选志愿者当选区政协委员、加入理事会、邀请列席相关工作会议,强化红十字精神引领和助手意识,动员红十字会员和爱心热心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遴选培育骨干强队伍。坚持把骨干培育作为带好志愿者队伍的首要理念。制定出台《黄山区星级志愿者礼遇12条》,建立志愿者嘉奖制度,坚持每年褒扬和嘉奖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对积极性高、组织力强的志愿者,作为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培育,选派10名骨干志愿者到省内外进行专业培训。黄山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大队连续5年在全市绩效考评中蝉联第一,涌现了25名省、市、区优秀红十字志愿者。
加大培训力度精队伍。开展常态长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召开志愿者年会、专题培训会、学习观摩现场会、座谈交流会,围绕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展开,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志愿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层次,努力打造具有黄山特色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
强化管理,推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志愿服务基地化、阵地化。建立东黄山和太平湖景区救护站,红十字卫生院、社区、学校等志愿服务基地,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搭建平台。利用现有办公空间建立“红十字志愿者之家”,成立“志愿者服务站”,为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办公场所、活动空间和交流平台,并协调解决其日常办公经费开支,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管理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机制是保持志愿工作持久开展的保证。黄山区红十字会结合贯彻执行志愿服务条例,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发展,将服务内容、组织制度、志愿者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完善了志愿者档案管理,通过建立注册志愿者电子档案,对志愿者个人概况、年度注册、服务情况详细记录。
丰富活动,激发志愿服务强大活力
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红十字会参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开展学雷锋日、世界红十字日等重大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为群众提供防灾救灾、逃生避险、应急救护等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
开展“家有困难我来帮”活动。实施“情暖夕阳 关爱未来”红十字项目,与社区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结成对子,为他们提供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法律援助、课业辅导、应急救护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进一步弘扬了团结互助、有难相帮的传统美德,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
开展“我们是救援队来帮你”活动。先后完成抗洪抢险、搜寻受伤驴友、寻找走失老人、溺水打捞等多次救援任务,成功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200余人、搜救41名走失群众,组织开展地震逃生及应急救援演练、预防溺水及现场紧急救护等应急演练活动,参与20余场大型赛事活动现场救援保障。
开展“红十字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融入学校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向广大师生普及红十字文化知识,同时开展应急救护及防灾避险培训,为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李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