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 正文

无愧铮铮誓言

——记“小镇雷锋”、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辅警丁龙

时间:2022-03-15

因为热爱公安工作,他选择做一名辅警,因为不断追求这份职业荣誉,他把满腔的热爱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他是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南杂木派出所辅警丁龙,是热心公益的小镇“雷锋”,是新宾地区民间救援团体的组织发起者,还是坚守岗位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今年55岁的他,33年来尽忠职守,为小镇的安宁与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民服务的忠诚辅警

丁龙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他说自己这副热心肠就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1988年3月,22岁的丁龙来到南杂木派出所工作,长期担任农村辅警。那一刻起,他面对警徽宣誓: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有责任心的辅警。多年来,面对群众的报警求助,丁龙的手机24小时畅通,群众在他休息时间发出求助,他也总是耐心倾听并用心解决。

不久前,榔头沟村有村民报警,两名老人在村口因为言语纠纷发生争吵,丁龙和年轻民警一起到现场调解。“虽然只是邻里间的言语纠纷,那也得把矛盾彻底解决,要不两家积怨深了会酿成大事。”丁龙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南杂木人,对村屯里各家情况都比较熟悉,尤其是这些琐碎事他必须前往现场解决。

33个春夏秋冬,从青涩到成熟,对待本职工作,丁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对症下药的好办法。以宅基地、建房修路引发的界址纠纷在农村地区很常见,丁龙把着力点放在调查上,通过走访,找到矛盾的起源和问题核心,力争化解时把“一碗水端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而对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柴禾垛、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安全隐患,丁龙习惯在秋收后进行细致检查,挨家挨户上门劝解,清理村路内杂物,现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在小镇上,丁龙帮居民送水3年的事迹也被传为佳话。2015年,丁龙了解到一名居民因为父母年老体弱,吃水困难,只好放弃外出打工挣钱,就对他说:“你放心去打工吧,你爸妈吃水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从此,每周二和周五,丁龙都会用自家的小货车拉上十几个大水桶,打满水后送给吃水困难的居民,直到3年后棚户区改造,这片房屋拆除。如今,不时还会有住上楼房的居民到派出所看望丁龙,对他表示感谢。

热心公益的雷锋传人

2021年12月1日,一场强降雪过后,山区的气温更低了。

当天8时15分,丁龙准时走上工作岗位,“大姨,放心吧,我安全到达单位了,雪天路滑,您需要啥我晚上给您送,您就别出门了啊!”电话那头的“大姨”名叫韩玉梅,年近八旬,是一名独居老人。韩玉梅家住南杂木镇朝阳村朝阳屯,门口直对东南公路。每次降雪后,老人家的门口总是堆满积雪,出行受到影响。几年前的冬天,丁龙路过此处时发现韩玉梅老人大清早就开始清扫家门口和院子里的积雪,担心老人被过往的车辆撞到,丁龙决定以后由他来帮助这位独居老人扫雪。几个冬天过去了,韩玉梅也说不清下了多少场雪,可只要下雪后的早晨,丁龙一定准时出现在韩玉梅的院门前扫雪。

除了帮助韩玉梅清扫院里院外的积雪,丁龙还组织志愿者走上镇里主要街路义务除雪。别看小镇不大,却是交通要塞,2013年的一场大雪几乎让交通瘫痪,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作业忙得不可开交。丁龙决定以身作则,组织南杂木镇社区党员、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共80余人,从中午一直干到华灯初上,将主要街道上的积雪清理干净。自那时起,每到雪后,志愿者们以雪为令,以丁龙为首,纷纷拿出自己的工具上街除雪。

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从2012年成立至今不断壮大,现已拥有12支分队、200余名志愿者。最初,联盟是丁龙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想凝聚一些力量帮助镇里贫困家庭而发起成立的,如今10年过去了,联盟已累计组织公益活动300余次,捐款20余万元,帮扶活动覆盖全镇所有村庄,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2020年6月,丁龙又带领一批联盟志愿者成立“暖阳阳爱心小组”,让生活有困难的老兵、残疾孤寡老人获得阳光般的温暖,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安心读书。目前,“暖阳阳爱心小组”已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和学生20多人次,捐款捐物合计 7000多元。

2021年,刚考上新宾高中的小靖很是欢喜,但由于家境困难,看着患有肢体残疾的母亲想方设法筹集生活费和学杂费时,小靖发起了愁。得知此事后,丁龙发动“暖阳阳爱心小组”志愿者踊跃捐款,包揽了小靖高中三年的所有生活费用,另一支蓝天助学公益小组负责承担小靖的学杂费。丁龙还组织志愿者购买生活物品,定期来到小靖家走访慰问,帮其解决了生活与学习的困难。

2015年以来,丁龙组织20余名志愿者到南杂木大西山开展垃圾清理及日常维护活动,一干就是6年多;2016年5月30日,丁龙带领10余名志愿者积极配合抚顺慈善义工总队,到南杂木镇车站社区等全县10个社区、村、小学,为10名残疾儿童送上全市志愿者捐款购买的轮椅、复读机等学习生活必需品……多年来,丁龙积极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危难时显身手的人道救援

丁龙负责南杂木镇农村警务区5个村的相关工作。常年进村入户,他经常遇到或听说一些意外事故:哪里有车掉进沟里了,谁家的孩子溺水了,谁家的老人走失了……2014年,听说抚顺市成立蓝天救援队,丁龙马上报名加入,还系统学习了外伤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助人一臂之力。2015年,丁龙和几个朋友发起并成立新宾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多次组织参加救援行动。

2016年5月2日凌晨3时,丁龙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转来的求助信息:沈阳一个由7人组成的“驴友”团于5月1日上午9时在南杂木妈妈沟景区登山后,在山中迷失方向,目前人困体乏,断水断食已达10余小时,其中还有一名病重驴友亟待救援。丁龙立即组织11名队员,天刚亮就进山搜救。在方圆20公里的深山里,丁龙和队友们背着沉重的水和食物,沿着羊肠小道上坡下坎,手脸不时被路边的树枝划伤,一直到中午12时,才在一条山沟里找到被困的7名驴友。此时,丁龙和队友们已是衣衫尽湿、两条腿如灌铅一样沉重,但他们顾不得休息,先给被困驴友喂水喂饭,又将他们搀扶到山下交给医护人员。

到永陵镇帮助搜寻在山里走失的老人、到旺清门镇帮助打捞溺水老人……丁龙和队友们不辞劳苦,随叫随到,受到群众的点赞。如今,新宾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已从最开始的十几名队员发展到有正式队员四五十人、志愿者上百人。丁龙身上的标签、获得的荣誉很多:新宾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南杂木镇学雷锋志愿者联盟”发起人、南杂木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辽宁省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最美人物”“抚顺市警营雷锋”、第三届“新宾好人”……但在他看来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说,只有守护好小镇的平安,维护乡里乡亲的和谐,为困难群众送去一丝温暖,才能无愧于他在警徽前的铮铮誓言。

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