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守护一座城

——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时间:2022-04-19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发现5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随即,小店区实行“三区管控”,晋源区实行“两区管控”……随着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太原市多个城区被迫按下“暂停键”。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红志协”)的志愿者挺身而出,为疫情防控中的居民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帮忙不添乱  援手不缺位

4月4日上午,红志协骨干群首次发出志愿者招募令,急招目前在许东社区的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引导等工作。志愿者闻讯而动,报名者众,分赴许东社区所辖锦东国际、锦东佳苑、煦东苑等小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服务工作。

随着报名人数增多,4月8日,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在公众号发出倡议书,希望全省红十字志愿者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定必胜信心,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当好“防疫引领员”“防疫宣传员”。疫情发生地区的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配合社区开展核酸检测、人员信息收集、环境消杀、秩序维护等工作,做到“帮忙不添乱、援手不缺位”。

因为感动而甘愿付出

4月9日凌晨2时许,已连续工作超过14个小时的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建强浑身疲乏地进了家门,却始终无法入眠。8日中午,因为急着给家里买菜,他没顾上脱掉志愿者服就进了菜市场,老板认出王建强是志愿者,说什么也不收钱,最后拗不过王建强的坚持,用优惠价卖给了他。附近理发店的老板夫妇只要顾客一走,就马上跑出来做志愿者,“哪怕做一分钟的志愿者也心满意足”;高温下,不留名的路人见满头大汗的志愿者连水也顾不上喝,匆匆送来两盒雪糕;一个年轻小伙晚上九点多看见大家还在服务,送来矿泉水调头就走……太多感动的画面让王建强心潮起伏,累并兴奋着。

赵德福是省城红十字学雷锋服务总团下支山西和平优雅健身舞蹈艺术团的负责人,疫情反弹后,他积极配合社区的检疫工作,负责晚上给每家每户填送资料,送达表格,层层敲门每家每户送,经常工作到半夜,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又开始准备工作。年过六旬的他,凭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尽力书写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誓言。

同样来自省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总团东风社区山西古韵春风艺术团分团的张玖荷,是一名72岁、有着38年党龄的志愿者,有人劝她注意休息,她回答:“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困难面前,决不退缩!我身体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防疫第一线,抗原体测试、疏导人群、手拿喇叭楼下喊话,全身汗水湿透,嗓子喊哑了,也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第二轮检测完毕,她才找到了团长:“能不能和社区书记商量一下,我嗓子有点哑,喊话时怕楼上居民听不清,第三轮检测时能不能把我安排到核酸检测录入口上。”这个从来不说漂亮话,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的老党员,用行动影响着年青一代的党员志愿者们,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春日里最美的“风景”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各个社区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从刚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成百上千人,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守护社区安全,共同战“疫”到底。

4月3日至12日,红志协10多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人次3500多人次,服务时长20000多小时,消杀面积30多万平米。其中,山西省红十字省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总团分会,精选了18支优秀志愿者团队(每支队伍20名),派出360名优秀志愿者分别分布在六大城区,助力各社区防疫站点,开展系列活动,精准实施。特别是共产党员带头先锋,还组建了一支抗疫金鹰突击队,个个冲锋在前。

据统计,太原市参与志愿服务30人(61人次),志愿服务时间317小时。大同市各区县参与志愿服务1252人,服务时长11987小时,消杀面积8500平方米。忻州市本级参加志愿服务的总人次为60人次,服务时长200小时,消杀面积7000平方米。原平市志愿者服务人数30人,服务时长1200时。五台县志愿者服务人次200,服务时长600时。朔州市红十字会本级参加服务志愿者160人次,服务时长625小时,消杀面积累计1000平方米。晋中市晋中博爱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等六支志愿服务队出动1091人,志愿服务次数87次,服务时长6692小时,消杀次数32次,消杀总面积450000平方米。长治市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511人次 3174小时,消杀面积63万平方米……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背后是守护这座城坚不可摧的力量。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成为春日里最美的风景。

刘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