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河北邢台73岁老人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
时间:2022-04-19
如果生命终将消逝,怎样才是对它最好的祭奠?近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73岁老人李连波做出了他的选择。
因为一篇新闻报道,老人坚定捐献决心
李连波是邢台技师学院退休教师,还是一名老党员。他说,“每天不学习,是睡不着觉的”。
正是这个习惯,促使李连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
2019年,牛城晚报刊发稿件《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邢台8旬退休教师自愿捐献遗体》,这让李连波深感震撼。“退休后就有了这样的想法,看到咱邢台有这样的人,更坚定了我百年后捐献遗体的决心。”李连波义正言辞。
“很多年前,他就提过捐献遗体的事,我原本是不愿意的。”李连波的老伴说,“传统思想是入土为安,希望他可以完完整整地离开”。但李连波的老伴心里清楚,李连波下定决心的事儿是不会被动摇的。和子女们商量再三,李连波的老伴和儿女们决定尊重李连波的意愿。
李连波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希望通过这个选择,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展现生命至高的价值和意义”。
亲笔写下申请书,完成多年心愿
在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前,李连波亲手写下申请书,一笔一画,字迹工整,满怀赤诚。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指导下,李连波在遗体捐献志愿书郑重签下名字,了结了多年的心愿。
李连波退休后,在学校家属院的业主委员会担任了近10年负责人。小区里不少设施老化,需要重建。李连波不怕麻烦,安装一户一水表、改造供暖等。在这期间,李连波自掏腰包近5万元。“如果大家伙都想着自己,谁还会为集体办事呢?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李连波说。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常饿着肚子上学。后来有了工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些都是国家和社会给我的。”李连波说,人活着的时候捐献爱心,到最后还能做出贡献,这是自己眼中“完美”的人。
乔段段 孙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