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健康江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2022-04-19
近日,江苏省红十字会印发通知,部署全省红十字系统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通知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真践行红十字宗旨,聚焦主责主业,彰显“三救三献”工作的生命教育功能,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倡导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生命接力等文明新风尚,助力健康江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通知提出,全省红十字系统将开展“主责主业+生命教育”系列活动。一是“救在身边+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和救援救护培训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增加生命教育内容,广泛宣传,打造“救在身边”品牌;二是“爱心相髓+生命教育”,在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中融入生命教育相关内容,广泛宣传捐献者的感人事迹,传递生命关爱理念;三是“生命接力+生命教育”,推动各设区市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场所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推动人体器官捐献文艺作品创作;四是“人道救助+生命教育”,积极动员社会资源,扩大人道救助规模,加强生命教育宣传,在元旦、春节、七一、重阳等节日关爱特殊困难人群,传递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五是“养老服务+生命教育”,动员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养老志愿服务队以养老知识普及和养老照护志愿服务为重点,面向养老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因地制宜做好红十字会养老服务工作。
通知要求,红十字会要发挥群团组织便于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将生命教育送到群众身边。发挥各类红十字阵地作用,将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救护站、生命体验教室、红十字血液科普馆、人体器官捐献缅怀场所等打造成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生命教育功能。继续实施红十字博爱送健康项目,动员全省各级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组织医疗专家和救护培训师资赴农村、社区等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开展健康服务。指导各级红十字会联系冠名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精准化的服务,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培育项目品牌。持续推进红十字生命教育纳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整体规划,分类开展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志愿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面向全省学生广泛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面向大学生开展“博爱青春”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和学校开展“三救三献”宣传、艾滋病同伴预防教育、关爱老人儿童等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面向中小学生试点开展探索人道法课程,实施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月,以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理解保护生命和人的尊严的重要性,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知要求,要让红十字宗旨与民众心中的友善同频共振,形成合力。一要设立生命教育专栏。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红十字系统自有媒体开设生命教育专栏,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生命教育系列活动,传播健康、科学、文明的生命理念,报道全省红十字系统开展生命教育的进展动态。二要举办生命教育知识竞赛。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红十字生命教育知识竞赛,提高避险知识与技能普及率,广泛传播健康、科学、文明的生命理念。三要制作生命教育专题片。制作相关影视作品传递关爱生命理念。四要树立典型示范引领。挖掘生命教育典型人物、感人故事,集中宣传博爱家园中开展的体现红十字人道宗旨、群众获得感强的志愿服务和救助项目,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王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