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四感”为抓手,推进高校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工作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2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创新活动,扎实推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起来、强起来,“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建设成效逐渐显现。
夯基垒台,着力提升会员“归属感”
200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正式成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红十字会的发展,由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担任会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理事,组织架构完备,整体运行机制流畅。随后,制定了《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活动开展办法》等,为红十字会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10余年来,学校红十字会会员及志愿者人数规模年均持续保持在6000人以上。
“针对会员基数大,‘主力军’力量发挥不够充分,归属感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学校红十字会以班级为单位,在各班设红十字小组,并设立班级小组长联系基层会员,畅通红十字服务信息渠道,做细做实会员管理与服务。同时,学校红十字会每年举办新会员入会典礼,邀请市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参会,增强新会员的仪式感,持续强化老会员的使命感。实践中,学校红十字会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压实基层红十字小组责任,畅通信息渠道,激活会员主动性,切实增强了会员“归属感”。
学以致用,着力提升会员“责任感”
作为高校志愿公益组织,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旨在引导会员开展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留样及器官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学校红十字会融合医学专业特色,将红十字“三救三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索将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纳入高校实践教学工作。
2019年,广西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桂林医学院基地揭牌,通过打造集救护培训、现场体验、人道传播功能为一体的培训基地,帮助师生更加直观有效地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同年,桂林市应急管理局将桂林医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救援队纳入桂林市首批十支社会救援力量队伍,学校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红十字志愿服务,累计举办150余次应急救护进校园培训活动,广泛普及自救互助知识和技能,以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此外,10000余人次红十字志愿者为环广西世巡赛、桂林国际马拉松比赛提供赛事应急救护服务保障,社会反响较好。
同时,学校红十字会与桂林市无偿献血委员会合作,在学校设立了桂林市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基地。近5年,学校共6500余人次参与献血,献血量达185万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全校400余名同学在中华骨髓库留下造血干细胞血样,5名师生志愿者先后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通过持续强化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扬红十字精神,持续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提升会员“责任感”。
文化浸润,着力提升会员“自豪感”
2015年,在自治区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桂林医学院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作为校园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校红十字会充分利用媒体,精心策划主题、专题宣传,大力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特色工作、先进典型、感人故事,积极开展人道传播、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针对广西艾滋病防治形势,学校红十字会特别组建了预防、临床、护理学专业学生组成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服务队”,并由专业老师带教开展防治宣传活动。自2008年起,该服务队连续14年在桂林市各类学校、社区常态化开展禁毒防艾宣教活动共计200余场。
同时,学校红十字会也积极争取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公益活动多样性,提高志愿服务水平。近年来,全校13个项目获得各级支持,如校红十字会申报的《桂林医学院青春护航健康宣讲服务团》荣获2017年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为生命护航——禁毒防艾,我们在行动》荣获2019年广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三进”活动,构建区域红十字“文化圈”》荣获2021年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重点培育项目。此外,学校先后选派50余名骨干前往北京、云南、南宁等地参加红十字有关培训,提高红十字志愿服务能力。通过项目执行和培训,校园内红十字文化理解认同度显著提高,会员“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选树典型,着力提升会员“荣誉感”
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注重表彰先进,选树优秀榜样。学校红十字会先后获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2016年,学校获得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50余名红十字会师生志愿者先后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星级奖”。2020年,桂林医学院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此外,学校坚持把红十字先进典型榜样宣传作为动员志愿服务力量的关键举措,认真挖掘校园红十字榜样力量。2018年,潘彦文同学在广西南宁开往平南的动车上,利用所学应急救护知识对突发疾病的乘客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有效避免病人二次受伤,荣获南宁市“最美家乡人”称号;2020年,唐玮鲜同学在上海浦东新区龙居路看到一名老人突然昏厥,她毅然上前用快速而冷静的判断,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为老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援时间,荣获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央电视台对其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红十字会员第一时间救护生命的感人故事不断涌现。校园内,利用广播、网站、微博、“桂医红会”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校园外,中新网、人民网、中国网、光明日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桂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刊载报道学校红十字会活动。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全校师生争做先进,会员“荣誉感”持续提升,学校红十字会建设更具凝聚力和影响力。
陶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