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历史终被确认

时间:2022-07-01

6月底,江苏省常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范为民一行三人赶到苏州吴中区,拜访慰问了95岁的老人孔繁芬。

1951年,24岁的孔繁芬从常州赶赴北京,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大队第七小队的成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她从战场离开,回到原籍苏州,在医院多个岗位工作过,以护士身份退休。

70年里,孔繁芬鲜少向家人提及那段光辉历史,甚至常州市红十字会的史料里,她都被记载成“未能赴朝鲜”。

70年后,这个光荣而传奇的身份终于被常州市红十字会确认,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也逐渐浮出水面。

谜团:因何常州未有官方记载

“今年过年家庭聚会时,大家讨论起抗美援朝,只知道母亲去过朝鲜,但对那段经历却不够了解,母亲也和老同事们失去了联系。想到现在网络发达了,我女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网上搜索,结果在一篇文章中搜到了奶奶的名字,很惊喜。”

孔繁芬的儿子俞涌为说,自己的女儿俞立濛搜索到一篇常州市红十字会网站刊登的文章,发表于2020年10月,文中写道:“1951年2月10日下午,常州卫生科、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举行欢送会,欢送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援朝医防队的13名同志北上……经过总会的培训后,9名来自常州的同志被编入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大队,殷友泉、孔繁芬、王俊、杨学濂等4名同志未能赴朝鲜,改为参加支淮运动。”

“母亲曾提过年轻时加入淮河治理的医疗队,家里也有她去过朝鲜的照片,我们怕是同名同姓,就把文章中提到的其他人名念给她听,她表示认识的,很开心,自己确实是从前黄出发的。为何文中却说母亲‘未能赴朝鲜’?”俞涌为翻起了家中压箱底的旧照片,黑白画面里是一些青涩的面孔,背景大多是北方风光,认不出具体的地方,只有照片背面工整的钢笔字记载着:“1951年9月,天津”“1951年10月,朝鲜”“1952年7月,北京”。

“母亲从未提过她是从常州出发,苏州这边也查不到任何资料。因为历史原因,很多资料遗失了,和队友们也没有了联系。”俞涌为说,今年3月,他和常州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一是想了解母亲老同事们的情况,二是作为小辈想了解确切的历史,纪念母亲那段经历。

“我们接到电话也很意外,‘未能赴朝鲜’这句话是有出处的,难道记载有错?”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张涛表示,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他和苏州大学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教授池子华合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11位抗美援朝中的常州“红十字人”。其中关于孔繁芬的信息,就是在《常州卫生志》里查到的。“她到底有没有去过朝鲜,何时去的,需查阅更多资料。”张涛说。

翻了中国红十字会一年多的期刊,张涛终于在1951年9月15日出版的《新中国红十字》第二卷第一期上找到了想要的信息。“抗美援朝的‘红十字人’有详尽的名单,医防服务第一大队第七小队助产士那一栏,第四个就是孔繁芬。”张涛说,尽管确认了老人去过朝鲜,但是为何常州的官方记载她没去,这还是个谜团。

带着疑问,市红十字会决定派出专人带着大量的史料赶赴苏州,和孔繁芬老人聊一聊这段经历。

解谜:先支淮,再参加抗美援朝

受疫情影响,这次会面从3月推迟到了6月底。见到孔繁芬时,她的儿子俞涌为、孙女俞立濛都陪同一旁。老人年事已高,听觉已经不灵光,很多记忆早已模糊,老照片、个人资料和勋章被拿出来,帮助她回忆。

“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线,1951年从常州武进的前黄出发,不知道您还有没有记忆?”听到张涛提起前黄,老人有所触动,反复点头,嘴里念叨。“我从前黄去往北京,之前在门诊部做接生工作,有两年多时间。”孔繁芬口中的前黄是常州市红十字会前黄服务站,也是现在常州市武进第五人民医院(前黄镇卫生院)的前身,抗美援朝的常州“红十字人”中有5人是她的同事。

资料记载,孔繁芬等13人都被编入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大队,分在了不同的小队,其中9人于1951年3月17日去了朝鲜战场。同时,孔繁芬所在的第七队参加了支淮运动。“第七队的两名成员在一篇名为《我们工作在霍邱县陈郢孜乡》的文章中,记载了他们的支淮工作。”张涛说。

在另一篇名为《国际医防队第七大队由天津出发奔赴朝鲜前线》的文中,记载了第一大队中的75人,在支淮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工作结束后,跟随第七大队一起从天津出发前往朝鲜,时间是1951年9月27日。“孔繁芬就是这75人中的一个。”

“1951年9月,天津”“1951年10月,安东”,孔繁芬的两张集体照和史料对应上了,医防服务大队国内的最后一站是辽宁边疆安东(现丹东),他们从这里渡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新义州。“这里有张照片,背后写着朝鲜。”俞涌为指着一张黑白照,队员们围着有红十字标志的旗帜,背后是被白雪覆盖的荒芜大地,照片上的笑脸却生动无比。

“妈,你还记得在朝鲜的医疗队做了哪些工作吗?”俞涌为在母亲耳旁大声说了几遍,孔繁芬沉默许久,回忆道:“在急诊室抢救伤员,分诊伤员到附近的医院。”再多问几句,她只是笑而不语。“具体的事情,她估计不记得了,但是我妈最爱看的就是战争片,从年轻到现在没变过。”俞涌为说。

老人不说,但历史不会忘记。当年的报纸有所记载,张冠英、韩文娟和孔繁芬所属国际医防服务队,在战火纷飞的前线,照顾重症伤员,为他们洗漱、喂水、喂饭;面对美军的细菌战,做好防疫接种工作;帮助朝鲜妇女接生,和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52年5月16日至17日,第七医防服务大队完成了抗美援朝的任务,返回国内。同月22日的《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1952年7月,北京”,归国队员在北京休整,孔繁芬老人的照片记下了这一节点。

2b3.jpg

▲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纪念章

遗憾:因病回苏休养,失去队友联系

“抗美援朝是政治任务,有一定的保密性,她不是第一批去的朝鲜,后面再去并不会通知到常州。”张涛说,孔繁芬当时的人事关系不在苏州,去朝鲜又是从常州出发,苏州当地的红十字会也不会有相关记录。

俞立濛找到了一张盖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印章的证明,上面写着“国际医防服务队队员孔繁芬同志,因病回江苏苏州原籍休养”,证明开具时间是1952年6月21日。“母亲回到苏州,一直在养病,开始几年未工作,再也没回过常州,和医防服务队的队员们也失去了联系。”俞涌为说,这段历史成为老人的专属记忆,很少讲给子孙听。

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孔繁芬老人以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一大队第七小队成员的身份参加抗美援朝,70年后,终于得到了常州市红十字会的官方确认。范为民把相关资料、书籍作为礼物送给了老人全家,并感谢她为祖国作出的贡献。

俞涌为读着杨迪群、王昌来、沈娟华这些队员的名字,唤醒了孔繁芬的记忆,她连声说着“认识”“大队长”“队友”,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是否还健在,要是能和他们的后人联系上,甚至能相见,母亲的晚年会更圆满吧。” 俞涌为说。

赵霅煜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