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国际交流合作 >> 正文

凝聚“民心相通”的红十字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创新实施“援外培训项目”纪实

时间:2022-07-15

“这次研修班给了我非常精彩的体验,让我作为应急救护讲师从中受益匪浅,迫不及待想与同事和朋友分享所学。我确信,研修班的结束将是未来更多新的灾害管理方面合作交流的开始,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推动灾害管理和人道救援事业的合作领域的合作和进步。” 

近日,参加完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承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实施的“发展中国家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救援研修班”,突尼斯红新月会学员艾莫(Amor)先生由衷感慨。

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全面升级“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援外培训项目”)课程,着力打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道工作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发挥红十字会人道外交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争做复兴之路的“宣传者”、健康之路的“助力者”、友谊之路的“践行者”。

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做复兴之路的“宣传者”

作为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中国红十字会自2007年依托“援外培训项目”,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今已走过15个春秋。

2007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国务院递交请示,建议“设立中国红十字会非紧急援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充分发挥红会民间外交作用”。年底,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商务部等部委的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主办的第一期援外培训班“国家红十字会加强能力建设研修班”正式开班。

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来自各国的参训人员规模快速攀升。截至2021年,训练中心以不同方式在国内外共举办培训班67期,受训人员覆盖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太平洋地区、欧洲、大洋洲等区域,共102个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带一路”国家94个,占比92.16%)及2个区域性多边组织,培训内容涵盖灾害管理、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工作能力建设、社区发展等方面。

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联合会)和全球应急救护资源中心(GFARC)国际认证,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的“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理念。训练中心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专门从事应急救护培训的机构,利用援外培训平台,将应急救护课程与救援相关主题培训进行整合,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理念,不断尝试、持续创新,全力打造红十字应急救援特色品牌项目。

为确保培训效果,训练中心坚持围绕“一个主题,三个模块” 的培训方针,在满足援外培训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学员特色需求,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并高质量落实培训。每次培训通过为期两周的民心相通与专业课程讲授和为期一周的外省实践考察,使学员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发展战略,学习中国文化,围绕红十字会核心业务设置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分享与教学。

“该方针将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与主题相关业务培训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三个模块的形式丰富援外培训内容,达到预期培训效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主任赵建忠表示。

至今,训练中心已相继邀请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为学员深入讲解中国国情、文化、中国外交政策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内容;邀请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国家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等专业单位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人道领域专业人士,系统讲授中国政府及中国红十字会在灾害管理、紧急救援、人道工作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模式、战略规划等;并安排学员通过座谈交流、参观体验等方式,切身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

“这一切安排,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训人员,包括政府官员、红会工作者,乃至医护、消防等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借鉴,互相帮助,更加了解中国红十字会、了解中国。”赵建忠表示。

满足学员需求,突出红十字特色,做健康之路的“助力者”

2019年5月和10月,训练中心成功举办两期“换血升级”后的特色培训,分别是尼泊尔紧急搜救培训班和发展中国家紧急救援(海上岸际救援)能力建设研修班。

“培训非常专业,尼泊尔20名学员都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为我们提供的培训,尤其是像水上救援等实操课程、无人机等技术应用课程,非常有效。我相信,回到尼泊尔,如果应用这些技术,我们的救援行动一定会比现在更有效。”尼泊尔警察总部副警司阿马雷德拉·巴哈杜尔(Amaredra Bahadur)如此评价。

针对尼泊尔紧急搜救培训班,浙江省红十字(仙居)应急搜救队为学员量身定制,设置实践绳索救援风险评估、任务划分、系统架设、导航定位、桨板操控、冲锋舟操控及救援案例分析等技术科目。培训期间,理论课程与实战相互结合,穿插进行,保证学员上午学到的知识,下午就能得到实战应用,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专业技术性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需要业内领先的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搜救技术、救援装备、队伍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支撑。”训练中心国际部副部长马青卉介绍,自2019年与浙江省红十字(仙居)应急搜救队、山东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分别开展了两次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的培训之后,这样的培训模式已经成为惯例。

2019年9月,训练中心还通过“送训上门”的方式,将培训送到了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的“家门口”。“当时,厄方提出需求,希望能够通过3周培训,提升38名参训人员在院前急救、慢性病防治及精神疾病诊疗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期在目前医疗设备、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训练中心国际部项目主管陈静回忆。

厄立特里亚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地区之一,培训环境艰苦,培训设备短缺,各方面条件较为落后,训练中心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石河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3名业界知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参与培训,并经多次研讨、修改,最终确定令中厄双方满意的课程计划。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处的高度评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世界,训练中心“援外培训项目”被迫暂停。为应对疫情影响,2021年5月25日至6月7日,训练中心首次开展线上援外培训,来自肯尼亚、突尼斯、加纳、摩洛哥、博茨瓦纳等5个发展中国家的47名政府官员和红会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参加培训。期间,训练中心利用云课堂、云演示、云参观、云演练、云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员积极性,确保培训质量。

这样的模式也获得了参训学员的好评。来自突尼斯民防办公室的马若恩(Marouen)女士在连线时说:“作为专业急救人员,我们在各类突发情况下保护国民生命和健康。非常感谢中国和中国红十字会的高水平培训,内容充实、方式新颖,提升了我们的业务能力和培训水平。”

促进民心相通,提升技术能力,做友谊之路的“践行者”

“来华前,我们听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有很多担忧。但百闻不如一见,到了中国后,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跟我们相处时敞开心扉,像家人一样,让我忘却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情愁。参加此次研修班的经历,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说似金子一样宝贵。回国后,我们会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一并带回。”

从2019年来到中国参加研修班培训的斯里兰卡国防部官员莉亚娜格·娜迪莎(Liyanage Nadeesha)的留言中,不仅能窥见她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知转变和喜爱,还能切实体会到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的那座“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课前问卷调查、课中个人访谈和课堂提问、课后评估等机制是训练中心结合项目目标,专为“援外培训”设计制作的评价工具,旨在针对培训进行调查与数据分析,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基础上,持续对培训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每次开展援外培训,训练中心工作人员都会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调查数据,从民心相通、业务提升和促进合作交流三个方面评估培训效果,考察管理情况,发掘成长空间。

除了课程内容和形式,更能体现“民心相通”、增进国家和人民之间友谊的一个方面,是每次培训时发生的一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有一次,来自尼日利亚的学员雅克巴(Agaba)结束所有培训课程准备回国时,在去往机场的大巴上发现随身挎包不见了,护照等重要证件随之丢失。

“他是夜间航班,出发时就是晚上,即将到达机场时已经是晚上9点,这才发现挎包丢失,又紧张又焦急。”全程参与此次事件处置的陈静回忆,现场送机人员帮助学员回忆、寻找挎包无果后,立即联系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一边安排大巴继续送其他学员登机,一边安抚雅克巴的情绪,送机人员迅速联络车辆把他接回宾馆,安排住宿,等待后续消息。幸运的是,第二天上午,雅克巴的挎包被找到,财物和身份证件均未损失。中心又与商务部及时联系,为雅克巴协调改签当晚的机票。仅仅推迟24小时,雅克巴就再次踏上返家的路。

再次启程之前,雅克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意拉着中心工作人员为他录制了一个短视频,接连感谢了“善良的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红十字会”……

“面临突发事件,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了解问题、沟通问题、解决问题,不拖延、不推诿的快速处置,避免事态的恶化。这是我们的工作原则之一。”训练中心副主任尹正事后总结,“这也是我们助力塑造‘友谊之路’的一大法宝!”

记者  贺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