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丨“疫”路直达
时间:2022-07-15
两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短短的一段距离——或是上班,或是回家,甚至只是出门散个步——可能会突然因为病毒来袭,而变得曲折、遥远。最近,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荣先生,就为了让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早日 “回到新家”,拯救一个生命,而踏上一段逆行之旅。
荣先生的哥哥是一位血液病患者。作为患者家属,2015年,荣先生在无偿献血的同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2年跨年之际,荣先生正陪伴在家人的身边,突然,电话响了——这是一个让他等待了六年的电话。他收到赤峰市红十字会通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家人都觉得,“缘分”来之不易,非常支持他捐献。
让荣先生想不到的是,整整六年仿佛只是一晃而过,但捐献前的最后“倒计时”,却格外漫长。今年2月,荣先生已完成捐献前体检,不料患者所在地突发疫情,采集计划被迫中止。三个月后,疫情终于逐渐好转,荣先生体检结果却已超期,他积极配合完成第二次体检,采集日期确定在六月中旬,届时飞往呼和浩特。
没想到,“疫”又一次不遂人愿。这次,赤峰市突发疫情,包括航班在内的去往呼和浩特的公共交通纷纷受阻。更为紧迫的是,远方的患者已经进入无菌仓做移植前准备,捐献过程一旦中止,患者将危在旦夕。负责此例捐献的中华骨髓库内蒙古自治区管理中心的郭老师迅速向国家级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报告,紧急联络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协调赤峰市红十字会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制定了一套保障方案:飞机改为驾车,开辟绿色通道,派出专用车辆,全程闭环管理,直接入住采集医院,专人提供服务,全方位保障捐献者安全。各方付出最大努力,搭建起一条“生命交通线”。
通过中华骨髓库、各级红十字会、疫情防控部门、采集医院多方配合,差点再次被疫情影响的捐献,转危为安。就这样,荣先生踏上了通往生命、通往光明之路。一辆专车从赤峰市开出,直奔呼和浩特;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车上只有荣先生和司机两人。他们马不停蹄,驱车700多公里,轮流驾驶,当天抵达呼和浩特。采集医院派出负压救护车,闭环接送荣先生,顺利住进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此后几天,荣先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遵照造血干细胞捐献程序——单人单间,注射动员剂期间无人陪同,只有家人的线上陪伴和鼓励。
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采集医护人员穿着隔离服陪在荣先生身边。家兄曾经的病痛、入库六年的等待、疫情下的一路艰辛,让荣先生的捐献意愿无比坚定。历经4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荣先生拿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百感交集:
“真是不容易,希望这点血,能成功挽救他!”
奉献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力量。700多公里的坚定奔赴、5天的独自备捐,荣先生带着“生命至上”的使命感,“疫”路直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1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路虽曲折,但满载爱意;
“疫”路艰辛,但一路直达。
来源:于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