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跨越14000公里的爱心传递

时间:2022-08-04

2022年4月22日凌晨5:07,手机提示收到新邮件,查看后得知装载着捐献者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大蘑菇”(气相液氮罐)顺利送达美国患者所在移植医院,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历时2年,175封往来邮件,天津——北京——香港——美国,行程近14000公里,爱心传递圆满完成。

ImageSelector_20220401_130505.JPEG

蓄势待发的“大蘑菇”

美国骨髓库曾于2020年1月为这位亚裔患者向中华骨髓库申请检索配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原因,无法安排邮寄血样到国外实验室,故外方终止了后续流程。2021年5月美国骨髓库再次提交了检索申请,7月移植医院选定了志愿者在国内实验室进行确认实验。中华骨髓库省级管理中心紧锣密鼓联系志愿者确认意愿、安排寄送血样、采集计划的同时,国家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也在积极安排后续相关事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骨髓库的境外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被按下了“慢放键”,但国家级管理中心的境外患者检索、血样邮寄工作未暂停,各省级管理中心、地市工作站的积极作为,适配志愿者的爱心配合从未停歇。我们没有放弃过,航班减少,无人取送,尝试冻存,联系海关,沟通外交部,联系运送公司,只要有一点点希望都在尽全力探寻解决方案。

2021年6月至9月,经与法国骨髓库、法国大使馆、外交部欧洲司、海关、机场等部门密切沟通,在多方的努力配合下,促成了疫情之后中华骨髓库的首例手提造血干细胞运送出境。那一例也是中华骨髓库定制的造血干细胞运送箱第一次走出了国门,经受住了考验——23.5小时,交接时温度为3.8度。2021年5月和10月分别协调了两例境外患者在国内的亲缘捐献者采集、运送工作,这也是疫情以来开创的新的工作领域。

在多次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国(境)外骨髓库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沟通疫情期间造血干细胞捐献及运输问题的基础上,对国内潜在合作机构进行现场走访调研、电话会议研讨,最终明确由北京脐血库协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制备和冻存工作。与北京海关协调解决了冻存造血干细胞货运出口难题,为中华骨髓库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境外捐献工作打开了思路,开辟了新的工作方式。

此例向美国的捐献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3月10日凌晨1点25分收到美国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子邮件,告知如果无法协调好国际货运公司他们就要取消这一例采集工作。此前已经与美国骨髓库推荐的两家货运公司进行对接,均因无法办理出关手续而放弃合作。根据采集、移植计划,志愿捐献者将于3月11日入院注射动员剂。如此时叫停捐献进程,对于志愿捐献者和省级管理中心都是很大的打击,采集计划要推翻重新协调各方时间,而此前,这位身为人民教师的天津捐献者已经为了配合捐献时间,调整了自己的课程安排。境外协调员随即回复(境外的零时差工作):“此时终止采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美国骨髓库工作人员隔着电脑屏幕也感受到了来自中华骨髓库的坚持。于是,当天凌晨5点(从提出取消到再次确认继续这时隔的4个小时时间里,医疗服务部境外协调员难以安睡,时不时翻看手机邮件想要知道对方的最后结果)美国骨髓库同意按原定采集计划进行,那个时候美国骨髓库尚未协调好运送公司,但同意按原计划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同时协调新的国际运送公司。当看到美国骨髓库工作人员发来感谢我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促成这例移植的邮件时,内心激动万分。

感谢信的截图.png

凌晨5点的邮件

一个“取消”说起来简单,但是这后面饱含着多少人的付出与努力,如果“取消”,那么志愿捐献者将无法在11日入院,志愿捐献者、省级管理中心、国家级管理中心前期的很多工作都将被推翻,需要再重新安排;如果“取消”,那么患者会选择其他治疗方案使他获得重生吗?我们无法预估。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我们为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这位瘦小的女性捐献者,起初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并不理想,且刚好赶上生理期,身体一度出现不适症状,她很担心采集不好会影响患者的移植效果。细胞动员期间,天津市红十字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采集医院的医生都在时刻关注着细胞增长情况,希望采集时可以达到美国移植医院的要求。后经多方评估,增加一天细胞动员时间,3月16日采集圆满完成,采集出的造血干细胞计数顺利达标。捐献者和省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终于松了口气。

随之而来的关口就是造血干细胞的运送。3月17日,北京脐血库完成了造血干细胞制备和冻存工作。这份生命的礼物时刻准备着运往大洋彼岸的移植医院救助那位盼望已久的患者。

然而好事多磨,先是国外邮寄过来的运送箱由于配件缺失无法正常工作,需要等待重新邮寄;再是无处“安放”移植医院需要的血样试管。原本以为解决了以上问题,造血干细胞就可以顺利运送出境,但仍“不断涌现”出各种后续问题,为此例的冻存造血干细胞运送工作增加了很多无形的工作量。4月2日向海关申报的过程中被告知目前只能出口造血干细胞,血样申请没有通过,需要退回重新做申报,赶不及原定4月5日的航班。临近清明假期,大家都很担心退库时效,如果4月5日无法顺利退出海关仓库,气相液氮罐就会有超温危险,严重影响造血干细胞质量。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大家紧锣密鼓准备文件、更新手续,4月8日原计划运往美国的冻存造血干细胞回到北京脐血库,北京脐血库发来专业的核查结果:气相液氮罐内有液氮挥发的白色气体,标本外观检查正常。4月11-13日期间完成第二次的商品报检、海关申报、预定航班等工作。

海关查验 (2).jpg

海关第二次查验

4月19日13:04重达35公斤、被称为“大蘑菇”的气相液氮罐满载着冻存后的捐献者造血干细胞,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走”出了国门。

4月20日“大蘑菇”经香港至美国安克雷奇泰德史蒂文斯国际机场再转机至洛杉矶国际机场。

4月21日货运公司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协助美国骨髓库办理清关、入关工作。

4月22日凌晨5:07 收到美国骨髓库确认造血干细胞送达的邮件。

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到2022年疫情常态化下,中华骨髓库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一颗颗生命的种子,为远在异国他乡的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我们是生命的桥梁,我们是生命的纽带,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我们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植根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我们静待花开,盼望患者早日康复。

来源: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