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红十字救济医院

时间:2022-09-0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东省莒县汀水镇西北庄创建了一家西式医院——莒县医药界救济医院, 后更名为红十字救济医院。

飘扬的红十字旗帜

1937年“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1938年底,八路军九支一大队三营在现临沂、沂南、莒县、莒南县交界一带抗击日本侵略者,那是一个国家积贫积弱、时局战火纷飞、百姓生灵涂炭的年代,天灾人祸并重,人民流离失所,战火伤难者日众,一派伤兵满地、饿殍遍野的景象,当地部队面临医务人员短缺、社会救援力量不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懂得战地救护的人员短缺,以至于部队伤员得不到及时治疗。三营营长王玉坡、教导员张民认识到,为了医伤救难的需要,必须要有自己的医疗设施和队伍,建立一所医院,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遂委托西北庄“双合号”经理庄基臣,着手进行医院的筹资和规划等事宜,当时物力维艰,供应紧张,物价腾涨,庄基臣为开明绅士,他竭尽全力,克服重重困难,经积极筹备,上报四县联合办事处批准同意,在今莒南县汀水镇西北庄村创建了一所医院,当时命名为“莒县医药界救济医院”。

庄基臣家房屋为民国初年建的大宅院,房屋雕梁画栋,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为救亡图存,早日赶走日寇,庄基臣自发腾出8间大屋用作战地医院。虽为民房,但手术室、药房、消毒室、办公室、等均已齐备,并用各种办法吸纳懂战地救护工作的乡间西医大夫为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卢韶伍、刘西贡、庄会溪、李运生、卢松鹤等共5人,卢韶伍担任院长,并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各工作人员都应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井然有序。医院运营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经费完全靠自筹,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的士绅名流捐款。药品有中成药20余种,西药有阿司匹林、非那西汀、氨基比林、雷夫奴尔、黄碘、红汞、606等200余种,医疗器械有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天平、子弹钳、三折刀包、牙钳、牙撬等,成为当时该县境内第一家由八路军创办的正规而先进的西医医院。由于医院条件简陋,医护人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为伤病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救治。他们的工作条件也非常艰苦,每遇到日军扫荡时,便将伤病员转移藏在袁家官庄村西的地窖里进行治疗,同时薪酬亦十分微薄,终日用红薯或地瓜干煮饭充饥,但大家都兢兢业业,毫无怨言,都全身心地投入战场救护中。

面对日军的经济封锁,医院不仅缺少各种医疗设备,甚至连手术缝合用的丝线也很短缺,医院只好把买来的棉线通过脱脂消毒后代用。没有正规的热水袋、灌肠器、洗阴器,医院就参照大医院的样式,找工匠用白铁皮土法制作,就连手术室的洗手桶,也是用几根绳子和铁丝自己设计制作的;他们自制过一个简易手术箱,箱子里分门别类地装上手术用的各种器械设备,携带非常方便,遇到敌情转移时提箱就走。

1939年秋,因侵占临沂的日军频繁扫荡,加紧经济封锁,严格控制各类药品器械进入,致使医院药品器械非常缺乏,为解决这一困难,院方积极学习了解红十字运动知识,通过莒县邮差贾大宾和莒县车行老板徐宝光等进步人士介绍,决定以医院为载体成立红十字组织,5名工作人员全部入会,并将医院更名为“红十字救济医院”。红十字旗飘扬在医院,他们把自制的三角形红十字小旗插在自行车上,把白底红十字标志缝制在服装和挎包上,有了红十字标志,就可以穿越日军封锁线,往返于临沂、青岛等地买药品器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品缺乏的困难。

战乱时期的避难所

红十字救济医院成立后,逐步形成了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内容的崇高精神,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家卫国战争的人道救援中。

救援过程中,有许多老百姓因不了解西医的诊疗手段而顾虑重重,他们就担当了公共卫生知识的讲解者和科普者,劝说老百姓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学会了许多减少疾病的简单方法。为了大力宣传红十字精神,他们前往石印局商议印刷宣传品,被拒绝后,干脆自己抄写进行宣传。因医院可利用的救护物资十分匮乏,而实行救济医疗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来维持医院日常运转,他们不辞幸苦,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多方募集筹措,解决医院运转过程中的经费不足问题, 当时一些士绅名流纷纷捐款、捐物,如莲花汪村的王富主捐大洋1000块,侯疃村赵思深也捐了近千元,东许口村有不少堂号也进行了捐助,对进一步开展工作起到很大作用。经过努力,医院的活动在当地有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战斗频临,扫荡与反扫荡持续不断,伤兵众多,战地救护繁忙,不光物资匮乏、医院原有救护力量也有限,懂得基本医疗知识的救援人员短缺,医院工作人员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为增加救护力量,他们又吸收了大店医生王希初、万湖医生宋劳民和汤头医生王景新为红十字会员,缓解了医院人手短缺的压力,可以及时地组织救护队驰赴前线。在战斗中他们佩戴红十字标记统一行动,到多个战场上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战地救护任务,如在夏庄战斗中抢救伤员12人,在南汀河战斗中抢救伤员7人,抢救大刀会伤员6人。医院除为抗日军民治病疗伤外,还为普通民众病人提供救治,更侧重面对广大贫民,红十字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过去普通老百姓看病,一般到医生家中或开设的医馆看病,政府没有专门的官立医疗机构,且存在医药昂贵、贫病者多无力就医等实际情况,红十字救济医院成立后,对战争受害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救助,除对普通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外,还开展传染病预防、难民救护等工作,且随到随治,穷苦和急需住院的病人都免费进行治疗,门诊病人也免收一切费用,惟住院诊治者饭食费须由本人自备,待病痊回家。这一举措使得很多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贫苦百姓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因当时农村生活环境恶劣,个人卫生状况不良,贫困民众最易感染类疫病,如在疥疮大流行时,他们用硫磺粉加石灰水调和煮成涂剂治疗疥疮,又采用煮沸衣物的办法以杜绝传播渠道,最终消灭了疥疮的祸害。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难民如潮,流离失所,尤其是妇孺儿童,处于异常脆弱的艰难境地,急需社会救济。面对庞大的难民群体,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份责任,当时虽然无力全方位参与救济,但通过社会各界捐款和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置多种救济设施,不分区域,尽其所能,全力以赴来进行社会救济工作,医院收容和免费抢救难民500余人次,免费治疗的难民及所免金额均由会计登记造册。当时每日诊治病人20人次,多时达100人次,他们借用民房收治住院病人,最多时每日能收治5人,除治疗一些常见病外,也能治疗梅毒、淋病、黑热病,能开展一些外科常见小手术,是当地一支医疗骨干力量,也是战乱时期的避难所。

罗生特与红十字救济医院

1940年冬,八路军九支一大队三营到外地作战,日本侵略军又在附近的赵家岭安设据点,医院实际上身处沦陷区,根本没有“后方”可言,由于据点离医院只有几里路程。日军、汉奸等经常出来骚扰,斗争形势异常严竣,红十字救济医院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八路军决定疏散医务人员转入地下继续工作,医院随之解体。

1943年9月,具有较深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奥地利医学博士罗生特来到临沂,在此工作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他不辞辛劳奔波于各部队、村庄,足迹遍布莒南、河东、沂南、临沭等县区,还亲临战场抢救伤员,为无数八路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治过病,获得沂蒙人民的高度赞扬。

西北庄村村民庄洪升是一位进步农民,通过省吃俭用盖了一间大宅院,经常为八路军提供场所支持。因该村群众基础好,有办医院的经验,八路军决定在此针对缺乏专业训练的部队医务人员及乡间西医大夫进行培训学习,地点就设在庄洪升房屋的过道内,由罗生特亲自授课, 讲授内容包括“解剖”“战地救护”“外科手术”“临床护理”等西医药知识和外科救护及手术,特别是系统地讲授火线伤员的抢救与护理,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扩创缝合技术与后送工作的组织指挥,解答业务技术上的难题,教学内容以实用性为主,为战时的莒南培养了一批难得的医护后续人才,对提高当地医疗水平起了较大作用,其中就包括原红十字救济医院的全体人员。

培训班结束后,,罗生特还特意送给庄洪升之子、时年13岁的庄明起一把匕首和一杆铜烟袋作为纪念品。

李风苍  刘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