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五个全覆盖助力“爱心相髓”

——记安徽省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2-11-01

近年来,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9月,全省共有5.9万余名入库志愿者,实现捐献452例,累计库容使用率0.653%,位居全国第4。特别是2018年以来,安徽省捐献累计增长283.1%,是全国平均增长率的2.8倍。数字的急速攀升离不开一支重要的力量——安徽省红十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一直以来,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志愿服务实现了“五个全覆盖”,为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凝聚骨干力量,实现组织体系全覆盖

组织建设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2018年5月,安徽省红十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组建,由全省各市51名骨干志愿者组成,选举产生9名队委。2022年9月,大队依规章按期换届,实现了队伍的“升级换代”。各市以省大队队员为核心,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全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亳州、马鞍山、安庆等市依托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宿州、铜陵、黄山等市成立“三献”志愿服务队,淮南市建立多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全省各级志愿服务队队员超过700人。

大队研究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群,搭建信息即时交流平台,实现了各地志愿服务信息有机衔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总结会、座谈会、培训会,总结交流志愿服务经验。在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系统进行注册登记,并利用志愿汇平台注册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管理。

注重人文关怀,实现流程服务全覆盖

大队坚持把“捐献者满意、患者满意、志愿者满意”作为工作目标,为入库志愿者和捐献者提供全流程、全方位跟踪服务。

招募入库时,坚持把握“具有无偿献血经验的志愿者方可入库”原则做好宣教工作,确保“留样时深思熟虑,捐献时义无反顾”。铜陵、黄山、淮北等市建立入库志愿者微信群,创新开展“静思期”回访工作,把好志愿者入库关,提高入库质量。宿州、安庆等市对前期入库志愿者反悔率较高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在后期招募入库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再动员环节,加强与准捐献者的沟通联络,充分了解其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详细介绍捐献知识和注意事项,坚定其捐献信心。高分辨采样、体检环节,志愿者全程陪同,遇特殊情况可提供上门采样和接送服务。入院和采集期间提供陪护服务,安排成功捐献者现场看望,及时答疑解惑舒缓捐献者情绪。每逢捐献者生日或重大节日,送上生日蛋糕等。

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保留项目全覆盖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保留项目是中华骨髓库统一部署,加强与志愿者日常联系,提高库容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省各级志愿服务队全面参与此项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在库志愿捐献者五轮回访工作,实现全部在库志愿捐献者回访全覆盖。志愿者同意捐献率由项目实施之初的38.2%升至53.7%,暂时失联率从42.6%降至37.8%。志愿者保留项目的有效实施,成为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将志愿者保留项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安徽省推出“寻找生命的种子”品牌项目,用五年时间走遍安徽16个市,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目前,已先后走进合肥、马鞍山、滁州、亳州、黄山等地,从活动方案制订、视频制作、节目彩排到现场保障等各方面、各环节均有志愿者参与负责。活动所到之处,社会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晓度、接受度明显提升。黄山市人口100余万,入库志愿者仅1500余人,2021至2022年已成功捐献18例,出库率居全省之首,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安徽速度”杰出代表。

创新活动形式,实现宣传传播全覆盖

安徽省始终把创新作为扩大宣传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前提。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说干就干”短视频专栏,讲述捐献典型案例,掀起一次次宣传高潮。两次组织捐献者和志愿者参加安徽电视台王牌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录制,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风采,影响人次超过千万。

二是有效利用媒体人的传播作用。先后邀请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马滢、余声,著名媒体人常河、宫礼等赴采集现场看望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全省产生强烈反响。

三是创新运用多种宣传传播形式。组织开展《多幸运遇见你》造血干细胞捐献主题歌曲录制和快闪表演。组织参与“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等视频录制,并通过视频号广泛传播。连续8年编印《爱相髓》书籍或专刊,宣传捐献者感人事迹。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合马”“徽马”“淮马”等多场马拉松。

突出典型引路,实现荣誉激励全覆盖

积极为捐献者、志愿者申报各级各类荣誉,让志愿服务充满温暖和力量。目前,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中,荣获中国好人37人次、安徽好人52人次、其他各级各类好人荣誉315人次。宿州、黄山、阜阳等近半数地市已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表彰范围。全方位的荣誉激励扩大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影响,带动了全省捐献工作的快速发展。

张宝是淮南市优秀骨干志愿者,当年因不顾自己遭受严重车祸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毅然为韩国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爱义举,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赞扬,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在张宝的影响带动下,淮南市已有55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3年,淮北志愿者张秀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19年,她的爱人赵波也成功实现捐献,夫妻两人挽救了2名患者的生命。他们先后荣获2020年“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2020年5月15日,《人民日报》第8版整版刊发了他们的捐献事迹。他们已经成为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又一个闪光的标志。

“五个全覆盖”涵盖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流程服务、品牌创建、宣传传播、荣誉激励各个方面,全方位推动了安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快速发展。

王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