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既是志愿者又做捐款人,她表示——

让捐献者家人“失亲不失爱”

时间:2023-01-31

4b东营_副本.jpg

朱小敏参加东营区红十字会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服务队的活动。

1月10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红十字会再次收到来自朱小敏的定向捐款,这是她第二次向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属定向捐款,用于帮助捐献者家庭中6至18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去年捐款之后,她就说要一直做下去,这不她在外地出差,就让我赶紧先帮她捐上。”朱小敏的家人将她的心意交到了东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

志愿者成为捐款人

朱小敏不仅是捐款人,还是东营区红十字会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长期利用业余时间活跃在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服务一线。她多次被市区两级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评为“最美志愿贡献者”。

在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朱小敏被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及捐献者家属的大爱精神所感动,并产生敬畏之心。

“用哪种方式可以帮到那些因失亲陷入困境的捐献者家庭?”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朱小敏的心里。

2022年春节,参加了“温暖送万家,博爱在东营”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后,朱小敏决定向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家庭定向捐款,帮助6至18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23年春节前夕,朱小敏委托家人再次向东营区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庭定向捐款。

点对点服务捐献者家人

2022年5月,在东营区红十字会指导帮助下,区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郑金龙和团队骨干齐红英、王洪涛等成立助学部,专为捐献者家属中6至18岁的学生开展助学等志愿服务,并设立“生命接力+生命教育”助学项目,开展“六个一”活动:每月一个电话(微信);每季度一次走访慰问;每个毕业季一份礼物;每年一个微心愿(生日);一次聚会(中秋或春节);一次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瞻仰烈士墓,祭扫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观看励志电影)。

这不仅是一种点对点的服务,同时体现中华民族“德不孤,必有邻”传统。东营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遗体器官(角膜)系列活动,为适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付出努力,让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感受到“失亲不失爱”的关怀。

刘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