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五道题”,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2-17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好政治必答题、制度例证题、实践归纳题、文明论述题、民心问答题这“五道题”。

答好“政治必答题”,充分彰显群团组织属性

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特色和优势,把所联系和服务的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是始终坚持用好“三个继续发挥作用”这把解题的“金钥匙”。2005年11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出席省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时,殷切嘱托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和广大红十字工作者,“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实施‘八八战略’上继续发挥作用,在救灾救护救助、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平安浙江’上继续发挥作用,在动员社会力量、弘扬社会美德、建设文化大省上继续发挥作用,为浙江和全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浙江红十字人最宝贵的政治财富,也是解题浙江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要深刻认识理解蕴含其中的深沉人民情怀、深切使命担当、深邃文化思考,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切实扛起“保护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的组织使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是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这个解题的大逻辑。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逻辑。把握逻辑才能更清晰精准地答题。《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这一组织性质决定了红十字会全部工作的大逻辑。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遵循。第三,走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关键。要以党的领导这张最有力的“弓”,射出群众路线这支最锐利的“矢”,命中服务群众这个永不变的“的”,寻求答题的最优解。

答好“制度例证题”,积极助力“两个先行”

牢固树立“重要窗口”意识,以红十字事业现代化先行的丰硕成果和良好形象,有效助力共同富裕先行,有力展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特”与“优”,在人道领域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是用心解题,争当人道领域“中国之治”的优等生。社会治理是世界性课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都是答卷人。首先,要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地方红会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现代组织治理结构,交出国家红会内部治理的“中国答卷”。其次,要动员红十字基层组织和会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写好红十字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答案”。第三,要积极开展对外民间交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优化国家红会参与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

二是率先破题,争当人道领域“中国之制”的示范生。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善于解题、率先破题,既是能力,更是担当。要重点破好“三题”。第一,是破好参与“第三次分配”之题,探索建立符合浙江实际的人道资源动员和社会关爱机制。第二,是破好应急响应之题,探索建立应急救护长效机制和应急救援快速联动响应机制。第三,是破好数字化变革之题,探索建设“救在身边”多跨场景应用和创新重塑人道服务新格局。

答好“实践归纳题”,积极探寻“最优解”

坚持实干为先,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善于在火热的实践中提升答题能力,善于归纳提炼好做法,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探寻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最优解。

一是以“创新深化”提升答题能力。创新是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深化是谋发展、促发展的高分附加题。第一,要创新红十字会会员管理,深化会员服务,不断提升红十字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第二,要创新部门协同机制,深化“理事办实事”,不断提升红十字工作的格局和水平。第三,要创新地方立法,深化地方性法规探索,不断提升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力。

二是以“改革攻坚”体现答题深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改革攻坚是检验干部作风的硬核验证题。第一,要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深入推进各级红十字组织运行机制改革,有效攻克“组织力”提升的难题。第二,要以双融双促为导向,深入推进红十字人道传播社会化机制改革,有效攻克“传播力”提升的难题。第三,要以规范公开为牵引,深入推进红十字会透明指数评价改革,有效攻克“公信力”提升的难题。

三是以“开放提升”拓宽答题思路。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提升是倍增发展成效的高能精选题。第一,要主动对标“开放强国”要求,提升开放能级,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应急救护、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合作。第二,要主动对标“枢纽型组织”,提升开放平台,联合更多的社会组织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损群体的生活境况。第三,要主动对标“国际性运动”水准,提升开放层次,加强与国际红十字组织以及各国红会的友好往来。

答好“文明论述题”,生动诠释“中国气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红十字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传承红十字精神、践行新时代文明、弘扬社会新风尚,是红十字会参与文明创建、展现中国气度的重要渠道。

一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题,深入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红十字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是答好“文明论述题”的必选项。第一,要深入开展辨识度鲜明的红十字志愿服务,践行新时代文明,体现中国精神。第二,要深入实施“红十字服务亚运”行动,为精彩亚运添彩,展现中国气派。第三,要深度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国好人”等推选,大力宣传红十字领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文明。

二是以倡导新型生命文化观答题,深入推进“三献”生命守护行动。文明,也是新型生命文化观的价值指向。“三献”生命守护行动是诠释新型生命文化观的大爱之举,是答好“文明论述题”的加分项。第一,要积极倡导无偿献血,推崇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高尚行为,推动社会文明风尚向善向美。第二,要深入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崇尚“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精神,积极履诺践诺、挽救生命。第三,要深入推进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大力弘扬捐献者“无私奉献、遗爱人间”的崇高精神,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答好“民心问答题”,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人民是阅卷人”的意识,在助力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一是以“三救”人道关爱行动答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行动是最好的答案。“三救”人道关爱行动是红十字人的“答题神技”。第一,要大力推进应急救护,提高普及化程度,实现“家家都有救护员”,营造学急救、会急救、敢施救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要快速响应应急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应急有备、反应迅速、处置有效,保护群众生命和健康。第三,要深入实施人道救助,提升救助水平,健全完善“政策主动告知、对象主动发现、信息主动公开”等三项机制,助力兜牢社会救助民生底线。

二是以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答题。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群众的口碑是最锃亮的奖杯。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是红十字人“最好的答案”。第一,要纾解群众难题,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二,要凝聚群众力量,在群众的沃土中播下种、扎下根,善于发动身边的群众来服务更广泛的群众。第三,要赢得群众信赖,提升服务质效,提升感召力,提升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

作者:张孚传  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