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甬”远与爱同行

——记浙江省宁波市红十字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

时间:2023-04-11

3月初,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经过数小时采集,北仑青年小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浙江省第876例、宁波市第1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自2006年10月,宁波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至今,这场爱心接力已延续17年。148个关于重生的故事背后,有捐献者的义无反顾,有1万余名入库志愿者的执着坚守,还有宁波市红十字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18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陪伴:我们在身边

宁波市第一医院,采集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志愿服务队队长曹幼君提着热气腾腾的“爱心粥”,准时出现在门口。

“爱心粥”的创意始于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曹幼君和队员单雪飞早早地来到了采集室陪护捐献者。单雪飞怀抱着一个热乎乎的保温盒,她解释:“天冷,我给捐献者熬了粥,里面还加了红枣,补补气血。”曹幼君又惊又喜:“我怎么没想到呢!”从此,“爱心粥”成了志愿服务队服务捐献者的内容之一。

曹幼君本人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4年8月,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1岁多的白血病男孩。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配型成功时自己的兴奋:“这种缘分太微妙,太神奇了,直到现在,还有队员羡慕我成功捐献了呢。”

自己的捐献经历也成了曹幼君陪伴捐献者时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一位捐献者在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顾虑重重,他反复问曹幼君:“捐献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会不会影响我以后要小孩?”

曹幼君讲述了自己和多名捐献者的故事,其中多位女性都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生育了子女,现在大人孩子都很健康。这位捐献者最后说:“曹姐,我巴不得现在马上就去捐献。”

更多的担忧往往来自捐献者的家人。一次捐献前,曹幼君看到捐献者的母亲手足无措,坐立不安,嘴里不住地念叨着:“这可怎么办,我就这一个儿子,以后孩子的身体有问题了怎么办……”曹幼君见状,和这位妈妈详细地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原理和其他志愿者的捐献故事,打消了她的疑虑。

除了陪伴,志愿服务队还处处为捐献者考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捐献者接送孩子处理家事;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以及热水袋、暖宝宝、毛巾、吸管、便壶等生活用品;宁波市第一医院还专门为捐献者定制了长条软枕,让他们在捐献时手臂更舒服。

志愿服务队队员对捐献者无微不至地照护,让每位捐献者都和他们成了朋友。“相比他们的付出,我们做的工作微不足道,捐献者真的很伟大。”队员张莺莺说。

护送:我们在路上

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被装进储运专用箱,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生命种子快递员”曹幼君携带“生命种子”,火速踏上爱心接力的下一程。

护送“生命种子”容不得丝毫闪失,这是一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也是对护送者体力和反应能力的双重考验。

“最怕飞机延误,因为在另一座城市,有一名患者正等着我手里的造血干细胞救命。”曹幼君说:“拿着储运专用箱,一路上心里火急火燎,必须安全快速地把它送到移植医院。”每次护送造血干细胞,曹幼君提前3天就开始关注路途中的天气情况。如果是高铁和航班差不多时间能到达的地方,她会首选高铁。

一年冬天,曹幼君要将造血干细胞送到河南省郑州市,机票已经提前订好,可是出发当天下起了小雪。曹幼君果断又买了高铁票,结果不出所料,郑州当天因为有大雾和大雪,所有赴郑航班都被取消。坐在高铁上,她很后怕:“幸亏当时动作快,不然高铁票肯定也买不到了。”

2016年2月16日,队员王建琴接到了护送任务,将一份造血干细胞护送至广州,患者正在等待手术。一路上,王建琴小心翼翼地抱着储运专用箱。脑海中反复回想着曹队长的叮嘱“箱不离身,人在箱在,人不在箱也要在”。

一路上,王建琴不敢去厕所,没喝一口水。储运专用箱严格控温,不能经红外线、X光射线等照射,必须24小时之内送达。因为另一头的患者已经进舱,就等着她手中的“生命种子”重获新生。

当晚,大汗淋漓的王建琴抱着护送箱出现在广州妇儿医院。等候中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冲上前紧紧抱住了她,大家相拥而泣。

曹幼君说,护送路途中的艰辛和感动还有很多很多,但大家从未抱怨,所有的护送任务也从未出现失误。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护送小分队仍克服诸多困难,顺利完成10次护送任务。

宣传:我们一起来

如今,曹幼君回到奉化区溪口镇老家,还会有邻居对她说:“你怎么那么傻,骨髓是人的精华,怎么能随随便便捐呢。”这时,曹幼君的父母亲就会告诉对方:“你们不懂,我女儿做的是好事,肯定是对的。”

“还有很多人完全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我们任重道远。”志愿服务队的18位成员中,已经有10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最生动有力的宣传。曹幼君和乡亲们说:“你们看我现在健健康康,什么问题都没有,捐献后仍然继续参加无偿献血,为什么不做点好事帮助别人呢?”

截至目前,曹幼君已参与无偿献血154次,累计献血4.74万毫升。单雪飞、陈柯谷、王建琴、韩利仙等队员均献血1万毫升以上,全队累计献血12.82万毫升,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4万小时以上。

2023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对2020-2021年度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志愿服务队荣获无偿献血促进奖。

获奖后,曹幼君说:“队友们太不容易了,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除了陪护捐献者、护送造血干细胞之外,他们还深入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宣讲培训,在“5·8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广场宣传活动。

3月26日,江苏省苏州市首届城市马拉松鸣枪开跑,志愿服务队队员王蔷像往常一样,身穿印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的T恤参加比赛,用行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

王蔷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的梦想是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人越来越多,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越来越多,让每一例血液病患者都能在中华骨髓库里找到自己的配型。”

记者   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