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洪城生命之光
——江西省南昌市红十字会“三献”工作综述
时间:2023-08-01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红十字会在省红十字会的精心指导下,以“争创一流,彰显担当”为目标,始终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拓展传播渠道,营造工作氛围,依托阵地建设延伸工作触角,采取各种举措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全市“三献”工作水平。
截至目前,南昌市造血干细胞入库血样17344人份,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55例,实现遗体器官捐献470例,用大爱书写了英雄城人道主义事业的光辉篇章。
营造氛围,提升“三献”工作知晓率
“三献”工作是托起濒危患者、挽救和延续生命的“双手”,是群众与红十字会携手搭建的人道生命安全网,广泛动员群众支持参与是“三献”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
市红十字会紧扣生命教育主题,以“四季两周三日”(红十字博爱周、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周、纪念日、节日、假日)活动安排为主线,以“洪城一起红”文化传播为抓手,以打造生命礼赞阵地为载体,坚持上下联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人道文化传播。
市红十字会将生命教育、“三献”工作宣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红十字文化传播全年任务和月度安排,为基层红十字会提供工作指导;纳入工作考核,推动将“三献”工作纳入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健康南昌建设的综合考评内容。壮大宣传力量,组建市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提升专兼职宣传骨干“用宣传促进工作,用工作充实宣传”的意识和能力,捐献工作见证人员和志愿者撰写的多篇体会文章在中国红十字报和《博爱》杂志刊载。
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了“三献”咨询台;在微信公众号设置“生命教育”专栏;将征集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三献”宣传作品,通过电梯屏幕、公交站台屏幕、工作宣传展板和户外大型显示屏进行展播,以多元化呈现、多渠道推送,推动红十字文化渗透式覆盖,实现“处处可见、人人知晓”。
2021年清明节期间,《南昌日报》和《南昌晚报》分别整版刊登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海报,联合南昌晚报开设“红十字‘救’在身边”专栏,联合南昌市电视台设立专栏,拍摄宣传“三献”工作专题。
今年3月25日,联动省红十字人道救助服务中心对器官捐献者高俊帆的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高俊帆的大爱义举一度成为“网红故事”引起全网关注,并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江西日报等中央、省、市各大媒体转播转载,广泛营造了捐献光荣的社会风尚。
4月26日至27日,南昌市两名志愿者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市红十字会联合南昌日报社连续两天开展“大爱成双·生命接力”网络直播活动,对捐献全过程进行直播,共计150万余人次观看,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打造品牌,提升“三献”工作参与率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市红十字会近年来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贴近群众需求,普及“三献”知识;坚持以培育队伍为重点,凝聚奉献力量,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以打造项目为关键,依托核心项目,推动持续发展。
为打通“三献”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昌市红十字会将包括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小天使基金申请、天使阳光基金申请等红十字服务工作事项融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让基层群众可以在家门口一站式咨询或办理“三献”相关事项。同时,以“红心行动”为抓手,联合市文明办在全省率先推出“文明实践+红十字人道伴行”三年行动,将组织开展“三献”宣传活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志愿服务清单和“邻里相助、关爱他人”主题实践活动,让“三献”生命之花开在最基层,开在群众身边。
目前,全市开展“三献”志愿服务的队伍有三支,分别为市(县)捐献协调员队伍、市红十字捐献志愿服务队和市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他们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三献”知识宣传普及、捐献志愿者招募、人道关怀慰问和捐献服务工作,并选树出徐洪民、林小红、王诚臣等一批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先进典型。
市红十字会发起了“回音计划”项目,动员社会人道资源,筹集专项人道救助资金,走访慰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属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困难志愿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他们直系亲属中的困难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和助学救助。
“回音计划”志愿者每到一户捐献者家庭,都会送上一个“江小红”,给予一个拥抱,朗诵一封感谢信,送去1000元慰问金和一个温暖箱,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捐献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全社会对捐献者的认同和尊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走访全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近200户,发动志愿者300余人次参与项目执行,累计走访行程8000余公里,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区、开发区(管理局)。
凝聚合力,提升“三献”工作满意度
对于捐献志愿者的大爱义举,市红十字会通过纪念缅怀、规范流程、选树激励、人文关怀等方式,成为捐献志愿者贴心的“娘家人”。
每年清明节,通过举办落葬仪式、讲述捐献故事、赞美诗歌朗诵、医学生集体宣誓解剖学誓词、献花、云上缅怀等形式,深刻缅怀捐献者,歌颂和弘扬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大爱精神。
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强与县(区)红十字会和接收单位的沟通对接,规范细化服务流程,将登记信息及时共享,规范登记、捐献和接收流程,所有环节进行无缝对接。做好捐献见证、造血干细胞捐献体检及采集等各环节的人道关怀和服务,尊重移风易俗,做好现场默哀、遗体告别、追思缅怀、陪同采集等,让群众处处感受到对捐献者的尊重与关爱。
市红十字会组建了“爱在洪城”造血干细胞捐献联络群和“大爱永存”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联络群,连续三年春节,为每一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寄送一份小礼品和一封感谢信,表达对他们的问候和感谢,增强了捐献者与红十字会的粘合度及归属感。
此外,市红十字会还积极选树推荐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参与“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各类荣誉评选。积极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全市见义勇为表彰范围,选举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等5人为市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其中1人当选为市红十字会理事,让他们共同参与红十字事业发展。
梁璐 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