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折翼天使造梦
——记安徽省潜山市特教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关爱山区残障儿童志愿服务项目
时间:2023-12-19
近日,2023年“生命教育·益行计划”安徽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推选活动决赛在合肥市举行。潜山市特教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发起的“为折翼天使造梦——关爱山区残障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得到现场评委的一致肯定,获得全场最高分。
“下一步,潜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将以此为契机,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服务内容,精准对接残障儿童需求,提升志愿服务质效,为山区残障儿童造梦。”项目负责人表示。
志愿服务常态化
每一名残障儿童的背后都有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一群身心疲惫的家长。据统计,潜山市现有6至15周岁残障儿童291人,这些孩子普遍存在言语、认知、运动、心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
潜山市红十字会立足“党政所急、红会所能、群众所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2018年10月,潜山市“为折翼天使造梦”志愿服务项目成立,组建了潜山市特教学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该项目以不能到校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至15周岁中重度残障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开展送教上门、心灵交流、爱心募捐、公益课堂等各方面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残障儿童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红十字志愿者招募,严格红十字志愿者准入条件,对红十字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定期听取红十字志愿者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建立红十字志愿者保障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红十字志愿者考核激励机制,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予以精神和物质激励。截至目前,项目共招募志愿者98人,其中骨干成员5人。
为规范服务对象管理,志愿服务队建立了残障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志愿者结对帮扶残障儿童制度。制订了项目评估办法,定期召开工作总结和座谈会,开展民意调查,收集群众反馈,对项目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关爱服务精准化
队员们多次深入康复中心、残障儿童家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了“1+N”特色服务模式,用爱心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特殊教育故事。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志愿者根据残障儿童的兴趣爱好及需求,给他们送去相关课程:舞蹈、手工制作、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公益课堂的开设,让更多残障儿童走出小天地,感受多彩的世界。此外,志愿者还给残障儿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水杯及玩具;给孩子们排练舞蹈,协助他们参加助残日演出;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的志愿者教孩子们做手工;志愿者国家心理咨询师张媛老师为残障儿童上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课……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残障儿童及家庭的需求,志愿者招募的范围越来越广,从专业教师到家长代表,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到企业代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加入此项目,有效干预了中重度残障儿童在“家庭护理及康复的缺失”“轻度残儿高质量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为残障儿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更好地解决了项目运行过程中诸多实际困难。
五年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自觉投身于志愿服务项目,以专业的态度和公益的精神服务于残障儿童及其家庭,用温暖的语言及真切行动为困难家庭送去希望。志愿者不定期走进普通学校开展普特融合活动,与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互动交流,并进行心理疏导,孩子们单纯可爱,大胆交流,有的分享家庭生活趣事,有的倾诉自己的小烦恼或小需求。成立以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
“为折翼天使造梦——关爱山区残障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社会募捐的形式筹集资金,由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并制订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公开制度。目前已累计开展爱心募捐20余次,募集款项近9万元,为残疾儿童购买康复、学习及生活用品,尽力为残疾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特色项目品牌化
11月22日,潜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荷乡潘铺举行了项目路演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通过宣传咨询台、宣传展板、宣传资料等途径,向群众介绍了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红十字文化和红十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随着关爱项目的广泛深入开展,该项目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者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五年来,志愿者多次与当地企业对接,为16岁以上轻度残障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培训;与返乡企业合作,服装企业志愿者教孩子们折叠、装袋;体育教师志愿者带孩子们参加特奥训练;面点师志愿者教他们烘焙。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有的孩子走上了工作岗位,丁跃超、张梓怡等残障学生在特奥会上荣获金银铜等多枚奖牌。
“志愿服务有针对性,吸纳志愿者有广泛性,团队制度有严肃性,这是该项目的成长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关爱项目首先要精准对接残障儿童需求,提升志愿服务质效,如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探索,积极与当地企业对接,为残障儿童提供就业培训与辅导。其次,积极吸纳各级干部、道德模范、文艺骨干、教师医生、退休老干部等群体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充实志愿队力量。三是严格落实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登记和活动效果反馈制度,每次活动结束后,开展活动总结,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反馈,总结活动成效,完善更新活动流程。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该项目的实施,确保在执行过程中公开透明、严守标准,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庆市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
记者 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