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生命教育+人道传播+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打造红十字生命教育社区广场
时间:2024-05-11
5月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20周年,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市红十字会联合中共河西区委、河西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生命教育,人道惠民,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主题宣传服务活动,我市首个红十字生命教育社区广场在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揭牌启用。
天津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韩晓芬,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彤,党组成员、监事会专职副监事长张玉泉,河西区区委副书记梁春早,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孟冬梅出席活动,市红十字事务中心以及河西区红十字会负责同志、河西区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红十字志愿者、爱心企业、社区居民100余人参加。活动由京津冀(天津)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爱心公益大使、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播海瑛主持。
孟冬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河西区红十字会充分发挥红十字职能优势,积极拓展人道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人道救助受助面,在“三救三献”、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人道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投身于红十字事业,奉献爱心的义举蔚然成风。
韩晓芬在讲话中强调,在河西区建设全市首个红十字生命教育社区广场,充分挖掘各方资源禀赋,用“生命教育+”“公益+”阵地集群,着力打造社区治理新名片,沿着为民、惠民这条主线,补链、增链、强链,链接多方公益慈善资源,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和贴心的服务,成为红十字为民服务的“最前窗口”,使人道惠民服务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开创红十字阵地建设新模式。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生命教育+人道传播+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精心培育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红十字生命意义博爱教育基地、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红十字精神宣传阵地,从而成为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的福地。促进红十字事业与社会工作统筹协调,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让红十字“救”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天津市首个生命教育社区广场揭牌,为谊景村生命教育社区广场等5家“天津市生命意义博爱教育基地”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河西支行“救在身边·爱心驿站”授牌。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捐赠仪式,河西区红十字会向河西区5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捐赠10台爱心助老轮椅,向公安河西分局及辖区15个派出所捐赠16台AED设备。
启动仪式后,红十字曜阳养老天津火种志愿服务队、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卷迅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天津外国语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志愿服务队、中华遗嘱库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三献”宣传等志愿服务。
谊景村社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为五星级社区。多年来,社区持续深入推进助老服务,积极探索“1+N帮1”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民政部“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2021年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3年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同年成为全市首批设有“红十字助老应急救护宣传服务站”的社区。200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谊景村社区视察调研,对谊景村社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升级后的红十字生命教育社区广场,使“三救三献”元素与社区秉承的“谊家人·益起来”理念相融合,将红十字志愿服务融入社区“1+N帮1”项目,融入蔷薇工程“微网络”建设,融入“五社联动”治理,进一步为市民提供集生命教育、人道传播和休闲运动于一体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