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援 >> 正文

星夜驰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红十字会防汛救灾工作侧记

时间:2024-06-25

“救援队同志,请帮帮忙,我家老人和小孩被困在家里2天了!”“您好,家里老人快90岁了,需要紧急送医!”“快来人啊,家中孕妇出现先兆流产迹象,急需救援!”“您好,4个月大的婴儿被大水困在车里了,请求帮助!”6月20日凌晨,已连续救援近10小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仍不断从四面八方收到求救信息。

夜已深,但救援工作一刻未停。

“你们辛苦了,一定要吃饱!”

6月19日,桂林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城区积水严重,景区关闭,公交停运,学校停课。当日15时30分许,市红十字会闻“汛”而动,派出9名救援队员携带2艘橡皮艇,前往象山区甘棠社区、安新洲社区、安家洲社区等受灾严重区域转移被困群众。

“出发时,城区大部分道路还可以正常通行,只有部分区域被淹。”负责带队的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陈新玉告诉记者,城区水涨得很快,待16时许行至象山区西城路附近时,有些区域已水深及腰。此时,路遇一名中年男子求援,说家中另有4人被困于车中,需要救援。救援队立即赶往受困车辆旁开展救援。当时,洪水没过膝盖,车轮被洪水淹没一多半。陈新玉将车中被困的4个月大婴儿双手怀抱安全转移至橡皮艇中,救援队副队长廖继忠则将车中被困老人背到橡皮艇中,另有1位女性和一个小女孩成功获救。

4b (4).jpg

桂林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帮助转移4个月大婴儿。

行至新桥园小区附近,巷子里不断传来求救声,此处水位已经齐脖子深。其中,楼上一位孕妇出现先兆流产迹象,急需送医。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就地取材,利用一架不锈钢梯子作为“担架”,将孕妇抬至橡皮艇中,并平安转运至解放军第924医院门诊楼。

20日凌晨0时许,救援工作暂告一段落,队员的肚子咕噜噜直叫,大家这时才想起还未吃晚饭。在924医院附近,队员路过一家小吃店,店中老板正在点着蜡烛做饭。得知队员还未吃饭,他们热情招待,又单独做了一些饭菜给队员吃,“你们搞救援辛苦了,一定要吃饱!”听到这些话,队员的心里都很感动。

0时55分,漓江桂林水文站出现148.88米的洪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2.88米。市红十字会的救援工作还在继续,直至凌晨2时许才收队。由于很多道路不通,陈新玉和其他2名队员住在市红十字会一辆老旧救护车里过夜。7时许,救援电话再次响起,救援队再次出发。

90岁老人急需送医、回家取东西时被洪水淹没的妇女、站在水中瑟瑟发抖的老人……经日夜奋战,19日至20日,救援队共转移被困群众近300人,帮助市卫生学校和象山区公安局安新洲派出所运送物资、食品若干,并协助924医院急诊科转运一批急救药品。

4b (9).jpg

桂林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帮助转移被困市民。

4b (8).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帮助转移被困市民。

“做志愿服务不为别的,就是奉献”

桂林市全州县属于此次洪水中受灾较重的区县之一。6月17日6时,县红十字救援队接到县应急管理局调派,出动货车1辆、小车3辆、冲锋舟4艘,派出救援队员13人,前往灾区开展受困群众转移工作,当日共安全转移156人。19日20时,县红十字会再次接到求救消息,黄沙河镇一名老人被困在洪水中央的一棵大树上,县红十字会立即派出8名救援队员携带2艘冲锋舟前往救援。22时许,老人平安获救。

4b (14).jpg

全州县红十字救援队成功救援被困洪水中央树上的老人。

6月22日,来自南宁、百色、全州等地具有丰富防疫消杀经验的红十字救援队队员,日夜兼程驰援桂林。22时许,百色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驱车7小时、跨越600公里抵达桂林,为其他队员进行消杀作业培训后,与来自全州县红十字救援队的队员并肩作战,连夜赶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进行消杀作业。23日9时许,市人民医院正门处,正在忙着消杀的队员额头布满汗珠。他们的胸前,用黑色记号笔写着自己的名字:“全州红会黄政”“全州红会周顺华”;他们的身后,是鲜艳醒目的红十字标识。

4b (12).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红十字消杀志愿服务队开展灾后防疫消 杀工作。

披星戴月忙碌着的,还有广大红十字志愿者。6月22日22时许,位于象山区的临时备灾仓库里,志愿者们手把手接力搬运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的首批救灾物资,包括赈济家庭包2500个、毛巾被1000条。志愿者宾桂林和张原均已60岁上下,仍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搬运完物资已经凌晨12点多了,我到家时已凌晨1点,倒头就睡。”张原是一名退伍军人,从2004年起开始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宾桂林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他说:“我们做志愿服务不为别的,就是奉献,奉献时我们也收获了快乐。”

记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