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新效能

时间:2024-08-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参与基层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时代要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框架下深刻认识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逻辑意义。

一是系统梳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充分认识基层治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关键词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次三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是划时代的,都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党和人民开启了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驶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道。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加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从大历史的维度,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立足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红十字会以更高远的思想站位、更科学的工作谋划、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参与基层治理。

二是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决定》阐述了“六个必然要求”,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立场,为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指明了价值方向。基层治理越往纵深推进,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有待完成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是响应“拓宽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的举措,也是助力基层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路径。要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持续加强数字赋能,发挥红十字会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反映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积极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基层自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

三是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力提升参与能力。《决定》从制度建设、发展理念、价值立场、风险挑战、大国担当、党的建设等方面多角度阐述和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战略深度;既有历史经度,又有时代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充分表明全面深化改革将承担起新一轮的重要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立足《决定》提出的“三个面对”的严峻形势,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提升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激发新效能、取得新成绩。要始终恪守“六个坚持”原则,坚持党建统领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提升组织力;勇于创新冲破基层治理中思想观念的束缚,提升创造力;敢于突进深水区实现基层治理系统性重塑,提升服务力;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定为民解忧,提升公信力。

积极构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兴格局

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通过加强红十字会建设,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政治功能,更好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必答题”。

一是遵循改革的目标导向,加快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系统谋划。《决定》依据党的十九大谋划和党的二十大重申的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相配合,确定了改革的总目标。并进一步聚集了7个重点领域的改革,为红十字会从改革维度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目标遵循、战略高度和实践意义。红十字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组织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等重点领域的难点问题谋划改革;坚持上接顶层设计,下推基层创新,以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二是把握改革的精神实质,深化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功能作用。要提供人道援助,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要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区团结和互助。要培养志愿精神,鼓励人们参与志愿服务。要提高应急能力,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要推进公益事业,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活动。要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额外的保障。要促进社区发展,参与社区建设和改善。要传递人道主义价值观,培养人们的关爱和同情心。要增强社会信任,提高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要解决基层问题,关注基层民生需求,推动问题解决。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氛围。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三是围绕改革的内生动力,完善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重点布局。《决定》指出,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改革成效的获得与红十字会组织自身活力息息相关。要以着力提升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力为重点,加强宣传推广,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志愿者骨干,与社区紧密合作,提供专业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关注成员需求,加强内部沟通,引入新技术,开展跨界合作,优化组织管理,建立会员制度,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提升红十字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刻践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重大原则

重大原则既是如何看的世界观,又是怎么办的方法论。《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如何参与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中国红十字事业历经百年,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中国红十字会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各级红十字会必须以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精准把握新时代基层融合治理、多元治理、服务治理、精准治理、自主治理的发展方向,将基层红十字工作嵌入群众日常生活,与群众自我认同、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的自治模式相融合。坚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织密织牢基层组织,有序推进基层红十字组织全覆盖,聚焦“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忠诚履行人道职责使命,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使红十字工作更加接地气、暖民心、惠民生。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要始终以清醒头脑把握好破与立的辩证法,对于破什么、立什么,如何破、如何立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从守正创新的高度认识“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就是打破阻碍“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桎梏,而“立”则是侧重于推进创新,即在优化和升级核心业务的同时也注重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破”不是改弦更张,“立”也不是另起炉灶,把四项基本原则立在前面、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在前面,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四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参与基层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使命。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红十字会在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应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从而为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面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新需求、新问题,各级红十字会都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研究和探索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努力提升红十字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会。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依法治会应当成为红十字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红十字会必须自觉运用法治理念引领、规范人道主义工作,全面掌握红十字会法的重点,理清基层治理落实红十字会法的思路,用红十字会法推动基层治理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红十字会法配套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工作,不断提高红十字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嵌入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就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把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统筹结合起来,确保整体谋划、整体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红十字会融入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纳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体系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好地贡献红十字力量。 (重庆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