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排头兵” 当好“贴心人”

——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无锡市红十字会工作纪实

时间:2024-11-12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表彰了32个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无锡市红十字会获此殊荣。

这是无锡市红十字会继2015年以来第二次获此殊荣,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烈蓉用三个“得益于”归纳再获佳绩的原因:“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红十字会的有力指导;得益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得益于有一支团结和谐战斗力强的红十字会系统干部队伍。”

重点领域全覆盖

“辖区4500户居民中有很多老人孩子,所以很有必要对所有网格员、物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走进无锡市太湖街道万科一社区,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就放置在社区办事大厅的显眼处。社区每年针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还面向居民开展普及培训。“我自己也是应急救护培训的受益者,孩子在家中被食物卡住喉咙,用学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孩子一命。”该社区治保主任朱逸凡说。

无锡市红十字会自2012年起连续13年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宋扬介绍,这一项目已被列入无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线上+线下”和“分层多类”的方式,深入开展救护培训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五进”活动,不断扩大救护培训人群覆盖面。目前已累计开展初级救护员、心肺复苏CPR+AED取证培训18.6万余人,普及性培训145万余人,总培训人数达164万人次,占无锡常住人口的21.99%,处于全省前列。“无锡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代表队连续三年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竞赛中夺冠,也充分证明了无锡应急救护培训的质量。”

目前,无锡已建成10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1个学校生命健康体验馆和8个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其中3个为国家级示范基地、7个为省级示范基地。5年来,累计开放达1.2万余场次,接待培训和参观体验150万余人次。“看图找找起火点”“火灾模拟逃生”……在梁溪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通过互动游戏、场景模拟、训练实操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参与者直观体会到各种场景下如何进行应急救护。该基地主任张江说:“这些方式寓教于乐,倍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每到寒暑假都会迎来很多小志愿者。”

陈烈蓉说,“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强救灾救援工作能力,全市现有红十字救援队11支,拥有骨干队员和志愿者368人,主动参与救灾救援、救助、救护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队列、体能、赈济、水域、绳索等日常训练,真正做到了“有灾时出现在灾区,节假日活跃在景区,平时服务在社区”。今年以来,全市红十字救援队共开展业务培训23次,组织专业训练75次,共开展各类演练10余场。救援队赴社区、学校、景区开展救护培训、防溺水、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活动126场,受益人数1.1万余人。

传递爱心无边界

五年来,无锡市红十字会共募集款物4.24亿元,居全省首位。陈烈蓉说,无锡市红十字会围绕人道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加大同热心公益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社会救助等公益性机构的战略合作,创新打造了“锡红公益联盟”,这些“盟友”能在有需求时第一时间响应、主动发挥作用。同时,无锡市红十字会连续22年在全市范围举办“红十字人道万人捐”活动,积极运用“互联网+公益”形式开展资源动员、品牌传播,精心组织“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网络众筹活动。

宋扬回忆,2023年12月13日晚,无锡肺移植专家陈静瑜通过微博发布求助信息,12岁女孩小吕(化名)因感染重度肺炎只能依靠呼吸机+ECMO(人工心肺机)维持生命,能让她康复的唯一途径只有肺移植。然而,为了挽救孩子,这个家庭已经花掉了全部积蓄。无锡红十字会开通捐款救助通道不到24小时,就筹集到移植手术费用。小吕的肺移植手术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12月27日,小吕的父母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上郑重地签下他们的名字,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希望让这份沉甸甸的爱传递下去。

2021年7月,河南暴雨导致当地群众损失严重。无锡地铁在建项目共有河南籍工友700余名,市红十字会紧急调拨社会捐赠爱心衣物5000余件,为遭受洪灾影响的河南籍地铁建设者及其家人送去温暖。

类似这样的爱心故事不胜枚举,“红十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站”“特殊困难群体医保范围内免费住院医疗服务”“博爱送万家”“红十字爱心桥”“帮你回家”“心理援助”等救助项目,让红十字人道服务走到百姓身边。

其中,“博爱送万家”已连续开展28年,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中有效帮助困难群众脱困解难,使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红十字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五年来,实施精准救助3.6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0余万人次。

无锡市红十字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东西部协作工作统一部署,与陕西延安、青海海东两地红十字会签订对口支援红十字事业发展工作框架协议,支持延安市红十字会升级备灾救灾物资库,联合企业开展“认养宜川苹果树”项目,援建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等。援助海东红十字会实施节能减排暖炕项目,保障山区群众温暖过冬,开展以助学助医、扶贫帮困等救助活动,助力博爱家园建设。协调红豆集团、宜兴红十字会支援湖北省英山县,建设红十字博爱卫生站。近5年来,累计援助延安、海东两地款物共967.7万元,把无锡人民的深情厚意传递到协作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探寻“互联网+”新模式

近年来,无锡市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三大经济之首,在数字化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这种“数智化”基因,一样影响着无锡红十字会的工作思路。

“数字驾驶舱”实时显示捐赠捐献、人道救助、救护培训、会员志愿者工作数据;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灵锡APP多平台联动;工作人员、志愿者、普通群众,各种身份只需一个办事入口。2023年9月,无锡市红十字会综合信息系统正式启动,这也是全省红十字会系统首次推广应用的综合业务系统,在这里可以看到红十字会“三救三献”等主要核心业务的数据,也可以领取红十字“数字身份”,免去志愿者随身带证的不便。

系统运行一年以来,共汇聚各类业务数据超10万条,捐赠款物20 353笔,在线救助19人次,救护培训预约859人次。“将各类业务数据融入市大数据中心并纳入个人信用积分档案,有效助力了全市公共数据开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陈烈蓉说,数字红十字会建设在提高管理效率、增强透明度、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以及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获评“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对无锡市红十字会是一种褒奖,更是一种激励。陈烈蓉表示,市红十字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主动将主责主业与无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资源动员”新模式,主动将“红十字服务事项”融入基层便民服务窗口,持续放大“全国一流”红十字会领先优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贡献力量。

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