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红十字事业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4-12-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改革与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汇聚三个方面的基础性人道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根基上当好桥梁纽带

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十字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红十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新时代新征程,红十字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政治性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红会的本质属性,中国红十字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红会政治性本质属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肩负人道使命,红十字会党员干部要把“识大体、顾大局、观大势、谋大事”作为基本要求,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会要“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谆谆教诲,把干实事作为自觉行动,扎实做好“三救三献”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增强服务实效,成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

聚焦高质量发展,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上发挥独特作用

全会提出,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民健康覆盖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成为社会重要关切。中国红十字会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应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上发挥独特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愈发重视,如何在直面生命脆弱性的同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提升生命的价值,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话题之一。中国红十字会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群众健康需求有所行动、围绕生命教育有所布局、围绕人道关怀有所作为。要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将识别最易受损群体作为突出重点,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人道职责,大力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积极融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高效透明开展人道救助、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动员等工作、开展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参与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在保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型生命观认知,在爱与奉献中彰显生命价值,努力在健康人道领域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

深化改革创新,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上奏响人道乐章

全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在安徽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还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相融相通,红十字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战火中飘扬的红十字旗帜向世人展示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伟力,红十字精神在革命文化孕育中留下了浓烈一笔;在当代,中国红十字会结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红十字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展现出独特气韵。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展红十字宣传和人道传播工作,讲好奉献故事,为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贡献人道力量;要将包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在内的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好、运用好;要进一步挖掘传播红十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追求,倡导红十字志愿服务和青少年工作,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为增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贡献人道力量。

作者:胡静升 安徽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和捐献事业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