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小小急救员!佳木斯市十一小救护社团为孩子们解锁急救技能
时间:2025-02-19
为加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红十字会持续打造“救在身边 校园守护”品牌,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建立校园急救教育“共建共享”协同工作机制,为市区19所中小学校1703名教师开展持证救护员培训,实现市域内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15所学校成为全国和黑龙江省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4年涌现出张义东、宋军毅等红十字救护员成功施救案例10例。
在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有一个特别的社团——“小小急救员”救护社团,这里汇聚了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急救知识,更成为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小小使者。
2023年3月,前进区红十字会授予第十一小学“红十字应急救培训基地”称号。学校共有22人取得救护员证书。由保健教师、班主任、体育教师共同组成一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急救技能的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4月,在省、市、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吕丹工作室成立,实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团火到漫天星的工作成效。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为阵地,培养“小小急救员”,用专业引领、实践探索、交流研讨,带动学校红十字工作开展。
“小小急救员”救护社团自成立以来,已吸纳了近千名学生加入。这个社团以培养孩子们的救护知识、急救技能和责任感为己任,通过专题讲座、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快速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吕丹老师是社团的指导老师,曾连续两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应急救护大赛,在第七届全国应急救护大赛中获得创伤救护三等奖。其《面向小学生的红十字互动式急救教育程序的开发与评估研究》已经通过佳木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小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社团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更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方面得到了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如何在突发状况中冷静应对,“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的理念在小小心灵里生根发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必修课”。下一步,佳木斯市红十字会将助力学校、家庭共同编织起校园安全的防护网,关爱健康成长,守护生命之光,让孩子们成为家庭的健康守护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