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全力守护赛事安全
奔跑吧,“急救跑者”!
时间:2025-02-25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全国遍地开花,跑道上除了挥汗如雨的参赛选手外,还常常出现一群背着急救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小书包”的红十字志愿者。他们是保障参赛选手生命安全的“急救侠”,又称“急救跑者”,用专业的急救技能守护着选手的安全。
成立于2021年的重庆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就由这样一群守护者组成,2000余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坚守“守护生命,为爱出发”的信念,为赛事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重庆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比赛中救护受伤选手。
既是运动员,又是守护者
“我曾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因为意外不得不告别赛场。本以为从此彻底告别马拉松,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幸运地加入了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以马拉松‘急救跑者’的身份重回赛场。”来自重庆市开州区的队员曾艳说。
曾艳是一名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有着丰富的医疗知识,参加过专业的救援培训和救援活动,救援经验丰富。“我曾见过一名选手在比赛时突然晕倒,‘急救跑者’立刻赶到,一边检查,一边施救。”曾艳回忆,看到患病选手转危为安,觉得“急救跑者”非常了不起,“选手们追求的是抵达终点,‘急救跑者’追求的是选手们安全完赛,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束照亮他人的光。”
志愿者刘鑫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两年前,刘鑫开始参加马拉松,“随着参与的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我开始注意到赛道上那些默默奉献的急救医疗志愿者。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为受伤的跑者提供及时的关怀与救治。于是,我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成为急救志愿者的种子。”
刘鑫还记得2024年11月,自己第一次参加赛事保障工作的那天,“心里既紧张,又兴奋,时刻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跑者伸出援手。”但直到最后一刻,刘鑫也“没有派上用场”。“无功而返”的刘鑫却很开心:“很幸运,因为没有任何一名选手出现意外。”
在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中,像曾艳、刘鑫这种既是马拉松运动员又是‘急救跑者’的队员还有很多,他们秉持“守护生命,为爱出发”的初心,将热爱与热爱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菜鸟”急救员的逆袭
龙婉婷是璧山区红十字会急救员,2023年4月9日,她在红十字会急救员群里看到一则急救员招募信息,果断报名参加。从此,龙婉婷成为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赛前培训非常严格,按压动作哪怕稍有偏差,都必须重新来,直至每个人都能精准、迅速地找到按压位置。”龙婉婷说,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十分紧张,赛前培训操作总是不过关。最后在救护培训师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她成功通过考核。
比赛当天,龙婉婷遇到了突发事件。在她负责的区域里,一名年轻跑者突然晕倒。龙婉婷迅速上前判断晕倒跑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随后拿起对讲机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做好安全守护工作。“直到救护车赶到,我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她说。
“虽然我并非专业出身,也不是团队中最优秀的志愿者,但能够在紧急关头学以致用,为挽救他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让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快乐。”近两年来,龙婉婷跟随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脚步参与了多次赛事保障。
凝聚急救微光,闪耀公益星河
2022年4月,志愿者秦京成功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同年12月,他报名参加了2023年重庆市新年登高活动,并顺利完成急救任务。从此,秦京踏上了守护生命的志愿服务之路。
“从那时起,我紧跟吉救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步伐,活跃在渝、贵、川各地多类赛事现场。”登高活动、马拉松、自行车比赛、击剑比赛……秦京和队友们一起,用专业的急救技能,守护着参赛者的安全。
秦京认为,每一场赛事,都是对生命的庄重守护;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守护生命的赤诚初心。几年来,秦京成功处理过200多例运动损伤案例。
秦京积极向同学、朋友分享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在他的带动下,30多名同学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加入赛事急救志愿者队伍中。他说:“期待更多人加入志愿队伍,不断壮大急救志愿服务力量。”
龙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