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 正文

宜宾市红十字会:打造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六个一”

时间:2025-03-18

近年来,宜宾市红十字会积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方位打造工作“六个一”,在宣传发动、服务保障和志愿队伍建设上巩固发力,持续加强捐献表彰激励和部门协同,形成了市县红会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组向好数据。2024年,宜宾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12例(全省第4),采集市民血样661例(全省第2),入库638份,入库率96%(全省第1),各项数据保持自2019年以来的持续增长。目前,全市已累计实现干细胞捐献47例,采集血样4800余份。

一批感人先进。在历年捐献者中,涌现出了许多有精神、有故事的先进榜样——全市第26例捐献者王强,在2023年4月为一名血液肿瘤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了这位患者的尽早康复,8月他又再次捐献,期间仅时隔4个月;第35例捐献者晏杰,其表兄在2020年曾捐献过干细胞,受到感召,晏杰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幸运的是,2023年10月晏杰便配型成功并在成都捐献,兄弟二人接力捐献救人的案例,在全国也很罕见;第36例捐献者周波,是我市首个教育系统干细胞捐献者,在棠湖翠外任教的他,捐献时正遇上学校即将期末考试,但他毅然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安排好工作后,带着学校的全力支持,班里孩子的祝福前往外地捐献......为讲好捐献者故事,市、县红十字会不断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市融媒体中心“温暖宜宾·感动瞬间”栏目多次专题报道我市捐献者故事,陈前兵、李毅、韦鹏等捐献者先后获得“四川好人”“宜宾好人”“高州好青年”等荣誉表彰。

一张为民卡片。为贯彻《四川省红十字会条例》相关精神,推动干细胞捐献者“三免”政策的落地落实,2023年5月,宜宾市“博爱卡”正式诞生:凭此卡,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可以终身免费乘坐市区公交和智轨,在全市60家医疗机构就诊时免交普通门诊诊查费自费部分,免全市公办景区门票费——这标志着宜宾成为全省首个施行“三免”政策的城市。

一支坚实队伍。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支持干细胞捐献事业,特别是让广大青年参与进来,2019年,市红十字会成立了“三献”志愿服务队,开展中华骨髓库扩容、捐献服务等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捐献者、大学生、医务人员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走进大学城、医院、企事业机关等,用自身经历讲述捐献故事,普及捐献知识,让捐献工作在全市各地落地生根。

一项暖心政策。干细胞捐献者既是红十字会的朋友,也是红十字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加强对捐献者的关怀激励,建立长久的情感羁绊,市红十字会制定了《宜宾市红十字会遗体、眼角膜、人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人道关怀慰问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加强了捐献者在捐献期间的往返交通保障和重大节日的慰问工作。2023年以来,市红十字会投入造血干细胞工作专项经费15万元,为全市干细胞捐献者发放慰问款物共3.3万余元。

一系列特色活动。近年来,市红十字会以“建平台、扩影响、树榜样”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有特色的主题活动:2023年2月,举办全市首次“三献”志愿者联谊活动,邀请宣传部、民政、卫健、医院、媒体等部门同志,一同聆听干细胞捐献者们的故事点滴,共同重温难忘时刻。2024年9月,举办“长江红·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沿江跑步活动,150余名志愿者参与,捐献氛围在全市各界日益浓厚。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