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法”温暖“远城区”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和平社区红十字会服务群众二三事
时间:2025-03-21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和平社区是典型的远城区社区,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面对“空心化”带来的治理难题,和平社区红十字会以博爱家园项目建设为载体,探索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在这一实践中,社区红十字会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
邻里互助解难题
面对“一老一小”服务“无人可用”、专业力量“远水难解近渴”等困境,社区红十字会主动扛起责任,激活居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志愿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互助+可持续”的基层红十字品牌,构建“老有所依、幼有所护、困有所助”的社区红十字服务网络。
在和平社区,低龄老人、健康居民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兑换养老等志愿服务。这一机制将邻里互助从“道德倡导”转化为可量化、可持续的制度设计,既缓解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又激活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社区居民感慨:“存下的是时间,兑换的是温情;激活的是邻里,温暖的是人心。”
让本土资源活起来
社区红十字会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以党建为纽带,撬动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资源。社区党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解决养老设施改造、儿童安全课堂场地等难题。本地爱心企业家捐赠米、面、粮油等物资3万元,定向帮扶8户特困家庭;1112名志愿者组成“党员先锋队”“帮帮邻服务队”,免费开展急救培训、心理疏导等活动20余场,服务社区居民5000余人次;脑梗患者李细宝家庭陷入困境后,社区红十字会迅速行动,联合慈善部门发起募捐,筹得专项资金1.61万元,并组织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料,解了燃眉之急⋯⋯
在红十字服务站建设过程中,社区充分发挥了“熟人社会”的天然优势:通过“博爱长廊”普及红十字知识,增强居民归属感;以“时间银行”“结对帮扶”等低成本模式,弥补资金和专业化力量短板;依托乡情纽带动员本地企业,形成“政府搭台、红会串联、群众唱戏”的良好公益生态。社区红十字会以“人情味”凝聚力量,用灵活机制补足短板,以差异化路径证明:远城区的治理优势在于“土办法”的灵活性与人文温度。
从“时间银行”到“邻里互助”,从资源整合到人心凝聚,和平社区红十字会以博爱家园为舞台,书写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武汉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学习推广其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推动更多博爱家园在远城区落地生根。
戴杰 代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