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的文化之旅
——重庆市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的一天
时间:2025-04-22
4月15日是周二,重庆市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如常敞开大门。每周的这一天,这里都能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他们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带着对红十字文化的好奇,踏入这个充满历史底蕴与人文关怀的空间,开启一场温暖的文化之旅。
父女的“发现之旅”
上午9点半,一名年轻父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走进陈列馆。小女孩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她拉着爸爸的手,仿佛即将踏上一场奇妙的探险。爸爸蹲下来,轻声问:“宝贝,你知道什么是红十字会吗,知道红十字会是做什么的吗?”小女孩歪着脑袋,认真地思考着。
父女俩从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展厅开始,沿着展厅的路线慢慢参观。每到一处,爸爸都会耐心地为女儿讲解。当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红会的纪念邮票时,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指着一张张精美的邮票问:“爸爸,这是什么?”父亲耐心地给女儿讲解着这些邮票背后的一段段红十字故事。女孩听得入了迷,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
参观结束后,爸爸感慨地说:“今天带孩子来参观,真的很有意义。唯一遗憾的就是场馆稍微小了一点,要是面积大一点就好了。”不过,从他和女儿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满满的收获和感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爱与关怀的种子,这或许就是陈列馆存在的意义之一。
山东老师傅的“点赞”
临近中午,一位山东口音的老人走进陈列馆。他在重庆工作了20多年,退休后住在石桥铺。老人认真参观每一件展品,看着陈列的照片与文化墙,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自语,品味着里面的故事,体会故事中的温暖。
参观后,他来到志愿者值班台前,对正在值班的重庆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方兴志竖起了大拇指:“这个陈列馆非常好!”
方兴志笑着回应:“谢谢您的认可,欢迎您以后经常来参观。”老人笑着点了点头,慢慢走出了大门。
姐妹俩的“认真模样”
下午2时,一对姐妹来到陈列馆。她们从梁平来重庆看望爷爷,路过陈列馆,顺便进来参观。姐妹俩一进馆就被各种展品吸引,她们认真地阅读每一块展板上的文字,仔细地观看每一件展品。妹妹不时地向姐姐提问,姐姐耐心解答。
在重庆市红十字运动展厅(历史篇),妹妹指着一幅关于红十字会早期在重庆开展救灾活动的照片对姐姐说:“你看,红十字会以前就帮助过很多人呢!”姐姐微笑点头回应着妹妹。“我以后就可以告诉同学,我在重庆参观过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了!”
志愿者的“新朋友”
就在姐妹俩参观的同时,两名年轻女孩也走进了陈列馆。她们在逛街时看到陈列馆,就走进来看看。参观过程中,其中一名女孩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下展厅内的藏品。参观结束后,她主动加了方兴志的微信,说:“我想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团队。”
方兴志微笑着和她聊了起来,向她介绍了志愿者的职责和活动内容。女孩认真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我回去会认真想一想,我真的很想加入你们。”方兴志说:“你可以随时来加入,我们非常欢迎。”
去年12月的一天,方兴志值班讲解时,遇到了一名叫黄泽林的参观者,他上午参观陈列馆,当场表示要加入志愿服务队,下午就完成了志愿者登记注册,正式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送走了这几名参观者,又有几名参观者接踵而至。方兴志忙上前迎接,热心讲解。
短短一天时间里,温暖的故事在陈列馆不断上演。虽然展馆面积不大,却承载着红十字人道文化的深厚内涵,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瞬间。
重庆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每周二开放,其余时间可预约参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红十字文化的魅力,让这份温暖和爱的力量传递到更多地方。
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