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薪火相传,京青“小讲师”走进红十字

时间:2025-05-12

4月21日下午,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与玉树小学师生代表38人,一起走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的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馆,通过红十字知识学习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两地学子成了“小讲师”,以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能传授,也是玉树地震灾区爱心接力的生动见证。

图片1.png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王伯华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红十字运动历史、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及心肺复苏技能。随后,在李芳菲老师的介绍下,同学们参观学习了面对家庭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灾害现场的处理方法。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情景模拟”的模式,通过人体模型实操,孩子们掌握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技能。令人动容的是,培训结束后,不少学生手捧纪念品-布娃娃仍反复练习按压动作,稚嫩的面庞,专注的身影成为场馆内最温暖的风景。

图片2.png

“当年我们曾为玉树地震中的人民送去物资,如今他们带着感恩之心回来学习急救知识,未来必将救助更多生命。”活动现场,一位随行教师感慨道。2010年玉树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曾向玉树灾区输送大量救援物资。如今,玉树学生与北京学生一起以“小讲师”身份向同伴演示按压手法,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融入互动。

图片3.png

此次培训聚焦“黄金4分钟”急救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应急救护的时效性。讲师结合校园场景,讲解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并结合场馆布置模拟突发事故现场,引导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应急救护进校园”的重要实践,通过“受助-自助-助人”的闭环,让红十字精神代代相传。

图片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