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 正文

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芒

——记重庆市红十字会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时间:2025-08-05

近年来,重庆市红十字会始终致力于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支持、应急救护培训、人道精神传播等多元化项目,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中,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芒。

用爱筑牢青春基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这些孩子提供支持,在他们心里注入温暖,从而懂得如何自信、自爱、自尊。”在江津区永兴镇澄心小学的心理健康课堂上,“幸福心点爱”心理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通过“小红花好行为箱”项目,帮助乡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树立自信心。志愿者让孩子们记录优秀行为并放入信箱,送上一朵小红花,鼓励大家要学会欣赏、认可自己,懂得赞美他人的善意行为。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上百场次,受益孩子和家长2万余人次。

这是重庆市红十字会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起,市红十字基金会连续4年联合合川区红十字会、区精神卫生中心,策划实施青少年抑郁症防治项目。截至目前,已在合川区完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18.04万份,个体辅导700人,线上线下科普54期,专家讲座12次,成功帮助53名重度抑郁症青少年复学。2024年,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黔江区、綦江区、垫江县红十字会,募集资金130万余元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怀项目。

在沙坪坝区,一个个装满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的爱心礼包通过“渝爱同行——红十字星火助学 推进乡村振兴”活动送到了山洞小学等学校的困境儿童手中。自2019年设立了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渝爱同行公益项目以来,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该项目都会为全市部分留守、困境儿童发放爱心礼包。截至2024年年底,共发放爱心礼包总价值逾1500万元,累计惠及全市20余个区县,超3万名儿童受益。活动每年吸引100余家企业和个人参与,逐渐形成了市红十字会的品牌项目。

在垫江县,“博爱山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正温暖地展开。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涵盖体格测量、视力筛查、听力筛查、儿童颌面部发育情况评估等多个项目的心理健康筛查和健康体检服务,全方位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此外,市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还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孩子提供支持,2024年共帮助323名大病儿童,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与新生。

急救技能点亮生命之光

市第六十六中学校作为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通过分层构建急救教育课程、跨学科融合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创伤救护、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学校还通过家校共育,将急救知识传递给家长,让急救技能在家庭中发挥作用。学生不仅掌握了急救技能,还多次为校内外活动提供应急保障,成为师生身边的“急救小卫士”。

2024年,在渝中区举办的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比赛中,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分级竞技,小学组以表演应急救护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考核,中学组以展示应急救护单项技能、应急救护综合场景演练的形式进行考核,来自渝中区共27所中小学的队伍参赛。

同年,梁平区红十字会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为梁平一中和梁平职业技术学校的1500余名高一新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巫溪县红十字会的“开学第一课”也为2000余名新生普及了急救知识。巴南区则从提升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入手,让教师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组织学生疏散和初步救护。沙坪坝区联芳街道香榭里社区红十字会进校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武隆区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少年的应急处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急救小卫士”。

让红十字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红十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青少年的参与。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践行红十字理念,市红十字会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传播人道精神,推动红十字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渝北区红十字组织召开学校红十字会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动各中小学校红十字会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彭水县红十字会在汉葭中学开展了“博爱大讲堂”进校园活动,宣传红十字文化,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道素养与社会责任感。酉阳县红十字会在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进校园活动,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详细介绍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和青少年工作,欢迎有意愿的同学加入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队伍。

2024年,市红十字青年网络骨干志愿者生命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20余所高校红十字青年及南岸区青影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社会公益团队骨干60余人参加。“渝中有你 未来有我”成渝红十字青少年成长夏令营也为红十字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红十字运动文化、传播健康理念、提升自我素养的平台。在这一年里,全市红十字系统共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135场次,“探索人道法”项目开课50场次,开设红十字生命教育研学活动和公益课堂23场次。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探索人道法项目课程大赛中,重庆红十字系统荣获1个三等奖、3个纪念奖。

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芒

在市红十字会的培养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长为红十字志愿者。2024年,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亲手编织了3000多条围巾,为重庆、四川、湖南和新疆等地的儿童和老人送去冬日的温暖。

2023年,在万州五间桥社区抗洪一线出现的几个帮助清淤的娃娃志愿者也获得大家的点赞,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他们在灾害过后纷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拿起铁锹、扫帚,投入到防汛救灾中,帮助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天气闷热,小志愿者满脸是汗、浑身是泥,居民亲切地叫他们“泥娃”。

重庆文理学院红十字会的青年志愿者则致力于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至今已培训100余场,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场,总受益人数1万余人次。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还为残障人士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送去慰问品。

如今,越来越多的红十字青少年在成长起来后,转身投入志愿服务中,从“三救”“三献”宣传、志愿服务到人道文化传播,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成为人道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