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应急救护 >> 正文

安全第一,“友谊第十四”

——江苏省红十字会系统积极参与“苏超”赛事保障纪实

时间:2025-08-08

2025年,“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火爆出圈。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赛场上的激烈对抗以及不断刷新的上座人数背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江苏省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现场医疗急救支持、公共安全维护、人道关怀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动员指导各级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救援队、应急救护师资等志愿者参与赛事保障,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1b1_副本1.jpg

8月3日,在“苏超”联赛盐城和常州的比赛现场,盐城市及盐都、亭湖、东台、射阳红十字救援队的38名骨干队员分散在相关点位,为赛事护航。 (王金海)  

绿茵场上的“红十字”

6月29日,“苏超”联赛泰州对阵徐州的比赛在泰州体育公园体育场火热开赛。这也是红十字系统第一次参与“苏超”赛事保障。

为做好这场比赛的保障工作,泰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海陵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共选拔出60名队员,划分为6个固定救援组,负责守护观众区、医疗点等核心区域,同时设立1个机动组,专门承担突发情况的快速支援任务。

比赛当日,队员身着统一制服,携带齐全的急救设备,提前5小时入场,熟悉场地,与安保、消防等保障团队紧密对接,为赛事志愿者、演员开展针对性的保障培训。比赛期间,彩排演员意外受伤、球迷观赛时突发低血糖、球童不慎轻微擦伤、工作人员出现中暑征兆……红十字志愿者共处置14起突发状况。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主动投入到赛事收尾工作中,有始有终为赛事护航。有球员突发肌肉痉挛,无法行走,队员们迅速上前处理并协助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筑起群众安全“防护墙”

随着天气和赛事不断升温,各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为切实保障赛事期间参赛人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动加强与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联系,并于7月30日联合印发通知,对红十字志愿者参与联赛救护服务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提出,要强化组织调度,突出专业保障,优化现场服务。省红十字会推动各级红十字会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将红十字救护志愿服务力量纳入赛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健全联动机制,制定并落实保障方案。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选拔经验丰富的救护师资和救护员组成救护志愿服务队,并对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中暑及意外伤害处置等急救技能培训。

根据通知,“苏超”赛场内外合理设置固定救护站点和流动救护小组,配备AED、急救箱等设备和药品,红十字志愿者可及时处理球员和观众擦伤、扭伤、中暑等突发状况,并向观众宣传防中暑、防踩踏知识,引导文明观赛。

赛场内外当好“安全员”

在淮安、南通、常州、无锡、盐城等地比赛期间,红十字救援队和救护师资的身影活跃在赛场内外。他们携带急救箱、AED、担架等设备,提前进场,与安保、医院医疗团队深入沟通,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救援及时高效。

比赛期间,队员们在观赛点全程值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在淮安,救援队累计完成8次急救处置,所有响应均在3分钟内到达现场,实现“零失误、零事故”;在常州,累计处理紧急事故10余例,启用急救包14次,全程实现“零延误”救援;在江阴,志愿者累计引导观众分流 37次,解答咨询超500人次。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和夜场赛事特点,淮安市红十字救援队特别强化了高温急救专项培训,包括AED使用、肌肉痉挛处置、电解质失衡干预等技能,并配备了冰袋、藿香正气水、生理盐水等防暑物资。

红十字的守护不止于赛场,从赛场急救到场外公益,红十字系统以“专业救护+文化传播”双线并行,为“苏超”赛事筑起生命安全守护屏障。

南通市红十字会派出60名红十字救援队员、救护师资融入全城守护,为观赛群众提供应急救护保障。在市区的14个观赛“第二现场”,南通市红十字会联合崇川区、开发区红十字会设置红十字救护服务点,为观赛市民提供止血包扎、中暑急救、蚊虫叮咬处理等应急服务。

宿迁市红十字会准备了冰凉贴、风油精、湿纸巾等清凉物资,通过“博爱互动转盘”的形式发放,同时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应急救护、红十字运动等知识内容。许多市民在参加完活动后,纷纷表示对红十字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收获了满满的乐趣。

常州市红十字救援队联合钟蓝、红盾等队伍,为比赛全程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并在收费站、高铁站等处开展志愿服务。常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车队则积极响应便民服务号召,前往高铁站参与观众的志愿接送服务。

“苏超”的火爆也吸引了爱心企业的关注。南京冠迈贸易有限公司、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分别通过宿迁和苏州市红十字会向赛事捐赠AED,用于比赛和训练保障,助力护航“苏超”。

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