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筑牢“红色防线”
中国红十字系统驰援榆中县山洪灾害灾区
时间:2025-08-12
8月7日以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灾害发生后,中国红十字系统迅速行动,向灾区调拨物资,派出红十字救援队,开展清淤排险、失联人员搜救、物资转运等应急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防汛救灾“红色防线”。
灾害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召开西北协作区指挥调度会,部署救灾工作,要求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陕西红十字救援队及甘肃、宁夏、陕西三地红十字会备灾仓库备勤。
甘肃省红十字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派遣两支救援队30人前往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向灾区紧急调拨帐篷100顶、折叠床400张、棉被400床、赈济家庭箱200个、雨衣200件、雨鞋200双、发电机2台。
8月8日,甘肃省红十字会紧急派遣省红十字方舟应急救援队奔赴榆中县马坡乡,深入受灾严重的旧庄沟村、阳屲村等地,开展地毯式搜索排查工作。9日,省红十字方舟应急救援队25名队员抵达榆中县马坡乡阳屲村后,立即分为三个行动小组展开救援。一组携带专业清淤设备对村内主干道及居民院落进行泥浆清理,保障道路畅通;二组联合当地干部对失联人员展开拉网式排查,重点搜索低洼地带及危房区域;三组负责现场协调与安全警戒,确保救援行动有序推进。晚8时,救援队在阳屲村泥石流灾害点成功转移多名被困的一线救援人员。截至目前,省红十字方舟应急救援队已成功协助转移安置群众155人。10日,根据防汛救灾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甘肃省红十字方舟救援队无人机分队对旧庄沟村、马莲滩村进行无人机航拍,获取高精度影像数据、查看受灾面积,为后期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共飞行7个架次,覆盖面积4.2平方公里。
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省红十字会与兰州市红十字会紧急调拨由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的5万余件生活物资,其中包括自热米饭、方便面、面包、矿泉水以及牛奶等。这些物资于8日、9日陆续运抵马坡乡上庄村、旧庄沟村、阳屲村以及小康营乡刘家营村,并有序发放到群众手中。8月9日,省红十字会向榆中县第三中学群众安置点紧急调运赈济家庭箱200个,内含毛毯、雨伞、拖鞋等生活必需品,帮助转移的受灾群众解决临时生活需求。
灾害发生后,省内外爱心企业、单位纷纷响应,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紧急驰援榆中县受灾地区。度小满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榆中等受灾地区的抗洪救援、安置保障及灾后重建等工作。辽宁方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捐赠款物1000万元。
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通过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49.9万元的食品、饮料;兰州佛慈制药公司捐赠药品20 615盒、防疫护理用品350件、矿泉水100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通过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价值4.3万元的应急物资,包括方便面、饮用水、自热食品、饮品等;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200个防汛家庭箱。
灾情发生后,兰州市红十字会迅速派出工作队赶赴灾区,全力投入应急救援与协调物资转运等保障工作。
8月8日凌晨,兰州市众擎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派遣15名队员抵达榆中县名园酒店执行任务,成功转移327名受困群众。9日,该队全力开展失联人员搜救工作。中志协应急委兰州红十字救援队累计出动30人次,8日、9日紧急奔赴榆中县小康营乡刘家营村等受灾区域,积极参与救援物资转运、全力开展道路清淤作业,保障物资畅通并恢复交通,全力协助受灾村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兰州市红十字会两支应急救援队还高效承担了社会爱心物资接收与转运工作,确保救援物资精准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截至目前,甘肃省红十字方舟应急救援队、兰州众擎红十字救援队、中志协兰州红十字救援队三支救援队仍在灾区持续开展救援工作,后续将根据灾情变化重点推进隐患排查、卫生消杀及民生保障等任务,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秩序恢复。
为保障红十字救援物资高效接收与转运,兰州市红十字会工作队积极联络,在榆中县救灾指挥部设立红十字救灾办公室,协调启用榆中县朝阳中学体育馆作为红十字救援物资接收转运点,在朝阳中学和一悟中学的教职工志愿者的全力支援下,切实保障救灾物资的接收、清点与高效转运。兰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员值守,坚守在物资转运、款物捐赠等各个环节,全力保障每一批救援物资的快速装卸、清点与转运,确保“人道生命线”畅通无阻。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