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家四口自驾游勇救路人
时间:2025-10-24
10月13日清晨,山东省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员李应新和两个儿子一起登上了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的升旗仪式领奖台。国庆假期自驾游路上,他们一家四口连闯三四个红灯将路边突发疾病的路人及时送至医院救治。在这场意外中,父母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深刻含义,两个孩子也完成了最生动的成长课。
10月4日10时许,由济南通往青岛即墨的国道被薄雾笼罩,李应新带着家人驶向即墨古城。车里坐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六年级的李行知和一年级的李行义,这是一次寻常的国庆假期亲子自驾游。
“刚才路边是不是躺着个人?”妻子的话打破了车内的平静。后视镜里,一个身影一闪而过。国道上车速很快,等反应过来,车辆已驶出数百米。
“掉头吧。”妻子提议。后座的两个孩子也跟着催促:“爸爸,快回去看看!”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开启了一场生命救援。李应新在最近的路口调转车头,返回现场后发现一名中年女子倒在地上浑身抽搐,牙关紧咬。李应新立即上前检查患者状况。“她的手冰凉,浑身发麻,四肢抽搐僵硬。”事后他回忆。
虽然倒地女子的家属已拨打120,但救护车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时间就是生命,李应新当机立断:“上车,我送你们去医院!”
车里放满了全家人的露营装备和行李,但后座很快就被清空并放平。“平时俩孩子经常为了谁占了谁的座位闹矛盾,可那天两人一点也没有不情愿,主动帮妈妈快速收拾行李,哥哥还抱着弟弟挤坐在一个座位上。”让李应新欣慰的是,在生命面前,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把患者送到医院,李应新接连闯了三四个红灯。原本需要半小时的车程,他们仅用15分钟就赶到了即墨人民医院。
“缺钾导致的晕厥抽搐,再晚点就危险了。”医生的诊断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看到家属忙着挂号、缴费等,李应新一家就一直陪伴着患者,俩孩子还学着爸爸的样子给患者按摩双手。
虽然知道爸爸是一名应急救援志愿者,但亲身经历这次惊心动魄的救助行动,李行知心里还是很激动。“爸爸,你真棒,我为你自豪。”看着爸爸手里的荣誉证书,李行知哥俩向爸爸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其实,这并不是李应新第一次参与紧急救助。自2021年加入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以来,他先后参与了河南洪涝灾害、京津冀抗洪救援等多次重大救援行动。在河北涿州参与救援工作的11个日夜里,他深切体会到专业救援技能的重要性。
“人的一辈子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给孩子留德比留财更有意义。”这是李应新常说的话。作为救援队员,李应新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培训,每年通过红十字救护员证考试,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急救知识。心肺复苏、伤口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些专业知识不仅提升了他的救援能力,也成了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知识。
这种担当精神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两个孩子。今年大明湖花灯节期间,李应新负责安全保障工作,他特意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他说:“让孩子亲眼看见父亲的工作,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每次执行救援任务回来,李应新都会和孩子们分享经历。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参与的溺水救援较多,他总会借机给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让他们理解父亲工作的意义。这种教育正在两个孩子身上开花结果。开学后,当同学上厕所没带纸时,李行知会主动送去;同学缺少试卷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试卷借给同学。李行义则一直记得同学说想去海边捡贝壳的愿望,并在一次海边之行中特意为同学带回了礼物。
“如果我们能够具备帮助别人的能力,一定不要退缩。人人都不冷漠,这个社会将更美好。”面对全校师生,李应新分享了最朴素的信念。
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