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
时间:2020-09-01
区块链能够从三个方面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改革。首先,它的分类账目使公众能够监测捐款情况,从而鼓励透明和有效的捐款。其次,较小的草根组织可以利用其分散、开放的平台,公开筹集资金,独立开展项目。最后,一个由区块链驱动的、透明的、有活力的社区组织构成的慈善部门将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激发公众捐赠信心。
更大的信任
区块链有助于赢得公众对包括慈善捐款在内的交易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捐赠资金就会流入。
科技公司已经尝试了区块链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功。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蚂蚁金服集团是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事业的先驱。2016年,其与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了一项小型试验,为10名听力障碍儿童筹集资金,很快便从5万名捐助者那里筹集了198400元人民币。这次成功的试验激发了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整合至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平台上的慈善组织利用支付宝支付系统筹集资金。
数据显示,更高的透明度可以让更多人参与慈善活动。蚂蚁金服2017年运营报告显示,自2017年3月蚂蚁金服完全采用区块链技术以来,1.9亿中国人在9个月内向799个区块链支持项目捐赠了3.39亿元人民币。这一趋势反过来又使公众在慈善事业中有了更大的发言权,竞争性的筹资市场逐渐成为主导。
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这些平台筹集了多少资金,而是有多少人或小额捐助者将他们的捐款委托给它们。
慈善机构把这些信任票作为可信的记录,用来说服占中国慈善捐款最大份额的企业捐赠者。目前,已有100余家具有公开筹款资格的慈善机构加入了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因为没有公众捐款,机构就无法蓬勃发展;没有区块链平台所提供的公众信任,就难以在互联网时代找到募捐基本盘。
更大的自主权
区块链不仅让社会企业家提高了透明度,而且还帮助小型社会组织成长,使其更加自主。
轻松筹是民政部首批认可的13家公开募捐平台之一,拥有5.5亿用户,是中国最大的区块链式医疗捐赠平台,面向那些身患重病却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它既促进了慈善机构的在线筹资活动,也使个人用户能够在线筹资。在过去的3年里,它为160万家庭筹集了200余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
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李汐表示:“由于区块链是一种抽象的底层技术,不是一种可视化产品,我们必须将其转化为一种视觉上有吸引力且易于访问的形式。”“捐助者越理解区块链,就越信任它。”
轻松筹正在利用区块链创建一个具有更大自主权、去中心化的社会组织社区。此前,许多中国社会组织由于没有公开募捐资格而衰落。根据现行规定,它们只能通过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合作,才能在网上为自己的项目筹集资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汐和他的团队将特许经营模式融入慈善实践中。作为特许经营商,轻松筹将其数字筹款平台免费授权给特许经营商,比如一个小型社会组织。加盟商平台的布局和功能与轻松筹平台相似,在阳光链网上占有一个节点。通过这种方式,加盟商可以独立开展公众募捐活动,并通过在微信上的订阅账户中添加该活动来增加其风险敞口。
怀化志愿者协会是与轻松筹合作的社会组织之一。怀化是湘西一个多山的农村地区,贫困、健康问题严重。继中央政府承诺到2020年消除农村贫困之后,怀化市地方政府也将扶贫工作列为优先事项,并欢迎轻松筹和怀化志愿者协会开展由区块链驱动的慈善活动。在当地卫生局支持下,轻松筹和怀化志愿者协会一起,与怀化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大学法学院及公共行政学院合作,发起了一场名为“微爱互助”的募捐活动,旨在解决由疾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问题。在医疗保健方面需要帮助的个人可以在微爱平台上申请捐款,该平台与阳光链网络相关联。微爱募集的资金是以透明的方式处理的,这有助于怀化志愿者协会避免曾经玷污许多草根组织声誉的腐败嫌疑。自2018年7月采用区块链平台以来,微爱在三个月内已向60000余人筹集了200余万元人民币,并在其平台主页上更新捐款统计数据。
“采用区块链平台不仅确保了问责制和透明度,还使我们第一次能够独立进行公共筹资。”怀化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杨晓军表示。他在这家草根组织工作了10年。“这样做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独立运作项目。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将像我们这样的草根组织从一个辅助参与者转变为该领域的领先参与者。”
微爱的成功表明,区块链平台可以帮助中国欠发达地区融入更大的经济体系。新兴技术在中国农村的渗透率远低于大都市地区,因此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区块链技术一无所知。为支持微爱的努力,志愿者在当地医院建立了互助网站,以提高公众意识,并帮助寻求经济援助的患者在平台上提出筹资请求。在帮助筹集资金之后,志愿者会跟踪病人,以获得反馈,了解他们如何使用捐款,并在平台上发布他们的反馈。
鉴于目前取得的成功,轻松筹和杨晓军的团队正在考虑将微爱模式推广到湖南省其他面临疾病问题的贫困地区。如果他们的尝试获得成功,将进一步示范由区块链驱动的慈善做法如何通过挖掘社区社会组织的潜力来改善地方一级的公共福利。微爱的模式在科技部门、公共部门和地方社会组织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伙伴关系。这些试验的成功反过来又增加了慈善部门的影响力和可信度。
更大程度的一体化
虽然区块链驱动的创新在中国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项技术更多鼓舞人心的应用仍值得期待。正如公众所看到的,基于区块链的慈善实践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信息可信度。由于缺少电子财务和个人记录,捐款接受者将相关信息手工添加到区块链平台。
“要让区块链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需求,需要该行业内外的大量数据。”在线互助平台众托帮CEO乔克表示,“如果医疗和财务记录等信息能够以加密形式添加到区块链中,并由慈善机构访问,将提高筹资效率。”众托帮正在利用区块链创建一个数据库心链,帮助企业和个人捐赠者根据自己的慈善活动建立数字记录。
一个思路是设法在政府和慈善机构之间分享已登记贫困家庭的数据,因为许多慈善财政资助对象属于农村地区的已登记贫困家庭。在国家扶贫运动中,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穷人数据库,这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一家区块链服务提供商正在为陕西省扶贫办公室开发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库,以记录贫困家庭的财务状况,包括其交易历史和详细的资产记录。
让慈善机构获得它们需要的数据需要跨部门合作,但是由于对安全和隐私的担忧,特别是考虑到猖獗的电信诈骗、身份盗窃和伪造卡,慈善部门内外很少进行电子信息共享。如果区块链成功促进了慈善部门内外的数据共享,它将带来更大的连通性和更高的规模效率,这是大型集中运营商以前必须做到的。
随着更多的参与者同意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平台共享数据,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将得到发展。慈善机构将能够整合其他部门的信息,如住房、医疗保健、银行、社会保险和政府,慈善部门将实现更大的透明度、有效性和信任。政府监管者也将欢迎这种新的做法,因为这不仅可以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而且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监督慈善部门,并更容易地查明违规行为和潜在腐败行为。
中国区块链慈善事业的发展远远不止于发展该行业和确保其透明度与问责制。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慈善捐赠模式,是真正以社区为基础的。与“局外人”经营的慈善事业不同,这一新慈善事业鼓励会员直接合作,利用社区资源解决共同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慈善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建立。”乔克说,“这项计划不是依赖外界的支持和资源,而是强调社区成员互相协助的重要性。这种分散的自治机制反映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
与传统的中国慈善不同,基于区块链的慈善是通过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同意来管理的。通过参与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慈善活动,参与者认识到想要发展壮大,他们必须更加依靠公众支持和社会资源。
基于区块链的慈善事业也在扩大该行业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通过促进慈善行业内外的协作和整合,区块链正在将慈善变成一个战略召集人,将包括慈善机构、企业、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在内的多个行为体聚集在一起,以更具建设性、透明度和效率的方式,为共同利益而努力。
虽然区块链给慈善界带来了许多这样的好处,但它仍然是新的和实验性的,并面临着许多障碍。慈善事业依赖的不仅仅是透明的捐款流动,人的参与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区块链改善了问责制,但仍有必要进行监督,以监测记录在平台上的人员和数据。中国和世界在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推动慈善事业的潜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晓峰 凯文·德索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