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送一箱关爱进帐篷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赴云南、青海地震灾区赈灾纪实

时间:2021-06-18

5月21日晚,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5月22日2时4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面对灾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紧急启动应急响应,充分动员人道资源,联合各个互联网公募平台开展募捐行动,畅通社会捐赠渠道,及时发布赈灾进展。同时,通过新浪微公益、支付宝公益、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平台,筹集3000只赈济家庭箱支援灾区。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中国红基会救灾赈济项目中心主任殷涛、志愿服务项目中心主任关永巍和信息技术部部门负责人张峰组成赈灾工作组,兵分两路赶赴云南、青海地震灾区,组织开展赈济家庭箱发放等相关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资援助。

“大部分房屋‘禁止使用’”

漾濞县距离大理州州府大理市29公里,位于点苍山西部,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地势起伏较大。地震发生后,多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受到不同程度损毁,进入县城更加困难。

“我今年65岁了,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地震!房子垮了,瓦片一直在掉,就像炸炮一样响。幸亏我们全村人都及时撤离出来了,没有人伤亡。” 秀岭村委会大地埂黎家村村小组长张映清心有余悸地说。

6.4级地震发生前,已有几次轻微余震发生,秀岭村村民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村中多处房屋开裂、墙体倒塌,公共设施、民众财产损毁严重。

5月23日中午,中国红基会云南赈灾工作组成员殷涛和关永巍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领下前往震中漾濞县苍山西镇秀岭村调研灾情。途中,他们经历了几次余震。殷涛介绍,“当地少数民族较多,他们居住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越靠近震中,房子受损程度越严重,有些房子整面墙都倒了。当地政府根据受损情况给房子贴上三种标识:绿色‘可以使用’,黄色‘暂停使用’,红色‘禁止使用’。震中基本都是红色标识的房屋。”

彝族村民赵永春介绍,由于房屋破损无法居住,一家三口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地震发生后,秀岭村阴雨连绵,天气湿冷,村民们急需补充相应生活物资来渡过难关。

经过紧张的走访调研、评估灾情,殷涛第一时间确定所需物资,并联系商超组织物资采购,“我们当即从昆明市大型商超采购食品、生活用品、清洁用品等物资,组装成2000只赈济家庭箱发往灾区”。

项目升级,家庭箱更“亲民”

早在2012年,中国红基会就开启了赈济家庭箱项目的探索。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中国红基会根据当地灾情,为震后地区的民众发放赈济家庭箱。次年12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济家庭箱执行手册》正式发布并施行,赈济家庭箱成为标准化救灾产品。

此次赈灾行动,工作组贯彻“一箱救灾物资,一户受灾家庭,一周应急生活”的理念,以家庭为单位,配置保障一户3至5口人一周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资。

“工作量挺大的,要确定所需物资的品类、库存,并与各地红十字会对接,安排物资分配工作,同时调配车辆。我们和志愿者每天在超市工作到凌晨,直到最后一车物资发出才收工。”殷涛说。由于大货车进入城市的时间受限,工作组只能加班加点赶在货车通行时间段内装配好赈济箱。第二天一早,工作组还要赶到灾区参与赈济家庭箱发放工作,从物资出仓到进入受灾群众家中,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

青海赈灾工作组与云南工作组同一天从北京出发,抵达玛多县灾区后,工作组成员张峰第一时间投入赈济家庭箱装配工作。玛多县地处高原,天气寒冷,在物资准备方面与漾濞县有所不同。

“因保暖需求增加,暖水袋这样的低频物资一时准备不足,需要紧急调拨。幸好有青海省红十字会、商超工作人员大力配合,工作组联络多个商家,在4个小时之内完成全部家庭箱的物资采购备货。”解决了物资短缺,随之而来的是装箱。张峰介绍:“家庭箱原本采用塑料收纳箱,受灾群众可持续使用。但在高原气候环境下,塑料箱容易脆裂,所以该批使用了纸箱。纸箱需要使用透明胶带进行上下两面的粘合,这非常影响装箱效率。我们动员了近30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参加装配工作,平均30秒装配一只完整的家庭箱。”

从24日晚上9时至25日早上8时,工作人员持续工作将近12个小时,完成了1000只赈济家庭箱装配的任务。

中国红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贝晓超介绍,赈济家庭箱项目在总结经验优化家庭箱物资装配方案的同时,于2020年进行了信息化升级。中国红基会搭建了赈济家庭箱项目管理系统,从家庭箱的采购、物流、接收、发放等全流程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扫描二维码可以跟踪救灾物资的运输和接收情况,受灾群众还可以反馈家庭箱使用情况。该系统还根据地区、灾情种类、受益人数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上线后,实现了赈灾物资全流程可追溯,使项目更加可控和透明。

“感谢红十字会”

物资抵达灾区,工作组立即安排发放。在玛多县安置点,工作组特意上门为4户特殊家庭送去赈济家庭箱。张峰记得,许多受灾群众用藏语一遍遍对他们说着“感谢红十字会”“我们非常感动”。

赈灾行动中,工作组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工作组与西宁当地租车公司联络后,对方得知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前往灾区救灾,免去许多杂费,只收取部分油费。租车公司还主动要求再派一辆车及两名志愿者随行,并自行采购了一车物资一同送往灾区。“了解到安置点有很多小朋友,志愿者采买了大白兔奶糖带给孩子们。在安置点内,所有拿到糖的小朋友都非常开心,笑得很灿烂。”张峰说。

在漾濞县,关永巍用镜头记录了5天赈灾行动的点点滴滴。关永巍主要负责协调、组织志愿者接收、发放物资。在昆明,他组织了30余名家乐福超市的员工装箱,从25日下午2时忙到26日凌晨2时,将1200只家庭箱装配好并发放至永平、洱源、太邑三个受灾县,凌晨2时至早上7时,800只家庭箱顺利发放至漾濞县,美团优选免费提供了从昆明至4个县的物流服务。物资抵达4个受灾地区后,他又协调地方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50余人参与发放工作。

工作间隙,关永巍把镜头对准了埋头苦干的工作人员、装配物资的志愿者和帐篷里期盼重建家园的受灾群众:“我记得,在家庭箱装配过程中,有个在家乐福工作的女孩,工作起来很卖力,不怕脏累,来回推着十几个家庭箱,快速地贴好条码,一边装配一边收拾垃圾,从装配工作开始到结束,两个大仓库都井然有序、干净整洁。她一直忙到很晚才有空吃饭。后来看她发朋友圈才知道,那天她刚满18岁。”像女孩一样与工作组一同“战斗”的人有很多,关永巍用珍贵的影像记住了他们。

5月27日,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妥善安置,两个工作组完成任务返回北京。

记者  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