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临期食品”有归宿 “爱心集市”传温暖

杭州市上城区建立临期食品捐赠平台

时间:2024-06-21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红十字会、四季青街道、四季青街道红十字会联合水湘社区和叮咚买菜,共同搭建起红十字爱心食品集市——水湘社区临期食品捐赠平台。

为保证消费者购买到足够新鲜优质的商品,生鲜平台通常采用高于传统保质期标准的“可售期”,以决定商品能卖几天,且每天都要对商品进行盘点清理。按照叮咚买菜的标准,如5天质保期的面包,到期前2天,平台就会统一下架。实际上,这部分临期食品仍具有食用价值且有质量保障。

为此,上城区各部门联合街道通过多次协商,共同寻找更合理的方式来使这部分临期食品更好发挥作用、避免浪费。经过反复“推演”,形成“爱心超市”爱心中转模式:企业将符合要求的临期食品就近无偿捐赠给社区,再由社区将食品优先向辖区内困难人群免费发放。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将对每一批捐赠食品进行检查,合规食品安全的商品才会被允许出库,确保食品质量。

首家“红十字爱心食品集市”位于钱潮路的叮咚买菜凤起站前置仓内,这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捐赠区,区域内的限期食品都是即将捐赠到社区的,不仅有蔬菜、猪肉、卤菜,还包含预制菜、牛奶、烘焙、水果等。以一包切片面包为例,生产日期为6月10日,保质期到6月15日,根据企业规定,在保质期只剩三分之一时,即6月13日就需要下架,一旦食品过期则集中报废,还需投入人力物力处理这些临期食品。

叮咚买菜杭州区域负责人王海山表示:“现在每天都有一些不同品类的零星商品会临期,所以我们也想利用这些商品没有过期前的价值,通过红十字会这个爱心平台,把它们捐赠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上城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以往的慈善捐赠都是企业零星、不定期捐赠为主,捐赠来源有限,对困难群体和易损人群常态化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通过“红十字爱心食品集市”这一创新模式的试点,探索一条“捐赠、监管、发放”全流程便民服务链,为共富城区建设贡献了红十字力量。

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