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红都”人道红
——江西省瑞金市红十字会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5-03-18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红十字会党建带红建,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发展“救”在身边的红十字力量、传承红十字人道精神,在红都大地上谱写“红十字故事”,开启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几年过去了,偏远山区乡镇瑞林镇廖坳村村民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村里建的博爱卫生站,让十里八乡的村民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到圩镇卫生院看病了。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补短板、强基础,在市乡镇村(社区)、学校、卫生院建立基层红十字会组织220个。党建与红建融合发展,拓展了红十字会基层基础,把红十字会发展到群众身边。在国家(瑞金)应急体验馆建立红十字应急培训基地;在学校建立博爱校医室,设置博爱心理咨询室、生命健康教育体验馆;在乡村建立博爱卫生站,在社区建立健康小屋、南丁格尔志愿工作室;在公共场所、旅游景区、乡镇、学校配备“救命神器”AED;在偏远乡村建设红十字博爱公厕,安装红十字博爱路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博爱家园,打造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红十字项目。
市红十字会强服务、塑形象,以“文明实践+红十字”方式,践行“人往基层走、事在基层办”的为民服务理念,在服务窗口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台、公示红十字工作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拓展服务内涵,积极开展“红十字服务送基层”活动。党建与红建融合发展,激发强大的“红色效应”。在九天御景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开展的公益早教亲子活动、周末家庭日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红十字救援队在九天御景社区发起的“银发救护员”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服务“二类项目”,九天御景社区也被评为赣州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联系点”。
构建“救”在身边的红十字力量
“感谢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救了我孙子一条命。”杨大爷感激地说。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九天御景社区小孩性命的消息传遍了瑞金的大街小巷。杨大爷的孙子吃杏仁时卡住喉咙,脸色发青,大爷当时吓蒙了,立刻想起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培训过他们海姆立克急救法,于是抱住孙子的肚子挤压,终于把杏仁挤了出来,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前不久,市红十字会在壬田镇青龙村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受到了广大村民欢迎。村民说,他们这些老人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以后发生突发状况,就再也不会惊慌失措,不但能够自救,也能够他救。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社区)等活动,每年培训应急救护人员1万余人。
在通航在即的赣州瑞金机场,2台新安装的AED“救命神器”格外醒目。市红十字会努力提升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建设,目前已在全市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安装AED达100余台,并且每年组织AED操作技术人员初复训。
2024年6月,广东梅州突发暴雨,受灾严重,瑞金红十字救援队紧急驰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市红十字会积极构建“救”在身边的红十字力量。目前,全市已组建红十字救援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队等4支应急救援队伍,共有救援力量500余人。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重大活动等现场,“最美人梯”“公主抱”“志愿红”成为热词。
传承红十字人道精神
在九堡镇敬老院,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晒着暖阳,聊着天,“红十字会送给我们老人的棉被质量真的很好,盖在身上真的暖和”。
2025年春节期间,市红十字会联合社会爱心人士连续第5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让困难群体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为了树立残障儿童的生活信心,市红十字会与爱心人士联合发起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捐建“爱心洗车棚”,让孩子学会洗车的技术,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市红十字会发起的“红未来博爱助学”,让48名困境孩子喜圆上学梦。
2023年底,市红十字会与蓝天救援队发起的“爱橙救灾接力”行动,10万斤脐橙驰援甘肃灾区,感动了陇原大地。疫情防控期间,市红十字会发起的“爱心捐赠助力防疫”潮涌动全城。
每年,全市参与无偿献血的人数达四五千人。2024年,全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登记31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553人。江西省博爱大使、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赵万有2024年献血10次,折合献血总量2600毫升,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红十字志愿者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姜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