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为卷 书百年大爱
——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活动侧记
时间:2025-05-16
“红十字博爱周”期间,上海市各级红十字组织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民生服务和文化宣传,让百年人道薪火与城市文明交融共生。
主题活动铭刻人道初心
5月8日,上海市红十字会与金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5年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暨金山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陈宇剑等领导出席活动并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活动以一曲童声清唱的《红娃》拉开序幕。视频《百年人道 博爱申城》以光影回溯上海红十字运动的世纪征程,朗诵《上海红十字赋》以文字展示蒸蒸日上的红十字事业。活动特别设置“5458小红花”沪滇助学项目捐赠仪式,并邀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快闪形式亮相,展现“生命种子”的接力传承。
从战地救护到人道服务,上海始终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先行者。今年是金山区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上海市红十字会成立114周年。此次活动既是对百年初心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使命的践行。
民生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博爱周期间,全市红十字系统结合“5·8人道公益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等,推出230余项服务清单。
市红十字会、市医院协会、静安区政协联合主办大型义诊暨健康文化节活动,来自30家沪上三甲医院的70余位医学专家为市民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知识科普。现场为3209人次开展了健康咨询服务,700余人次现场参与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累计逾100万人次参与线上健康指导及科普讲座。
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连续6天向市民免费开放并提供定点讲解,红十字四烈士事迹陈列室、史量才与红十字展馆等也开放参观。
全市各级红十字服务站点全域联动,同步吹响“博爱申城”志愿服务集结号。
16个区各具特色的活动形成人道服务矩阵。浦东新区推出红十字生命教育打卡体验;黄浦区成立“人道之声”红十字文化宣讲队,并建立上海市黄浦区红十字子鹊救援队;静安区推出互动体验与便民服务集市;徐汇区打造“义诊+义卖+非遗体验+知识竞答”集成式服务;长宁区通过青少年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深化校园培训;普陀区大型义诊惠及300余名居民;虹口区举办和平书院与上海碳秘馆红十字服务站双揭牌仪式,同步发布文化打卡地图;杨浦区启动“博爱杨浦”项目;宝山区启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进社区培训;嘉定区红十字历史文化展走进区档案馆;金山区“博爱金山”红十字志愿服务行动遍布各街镇;松江区在铁路上海松江站内举办“人人学急救”主题快闪;闵行区开展救护培训;青浦区集中开展宣传义诊等活动;奉贤区以“浪搭一歇”特色宣讲传播红十字精神和文化;崇明区造血干细胞集体采集入库活动汇聚生命希望。
文化宣传织就博爱图景
第十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共吸引全市50所高校近500名来自法学、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的红十字青少年踊跃参与,培育青少年人道使者。
“非遗牵手红十字”上海红十字主题非遗作品征集活动荟萃剪纸、珐琅彩、农民画、麦秆画、书法、竹编、瓷刻、土布等非遗门类近百件佳作;“转角遇见你”短视频大赛征集百余部创意作品。优秀作品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了展播。
上海市红十字会还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上线纪念新修订《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颁布三周年暨红十字普法知识竞赛。
外滩金牛广场、震旦大厦等约85个城市地标大屏、社区及医院宣传屏、楼宇移动屏幕等同步点亮,滚动播放博爱周宣传片、海报或红十字基本知识宣传。地铁、公交、铁路亦联动展播,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随城市脉搏流淌。
5月8日,微信朋友圈广告精准触达百万人,公益短信覆盖逾2000万名市民,在申城播撒人道火种。
“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以城市文明为长卷,以百年红十字精神为底色,绘就覆盖全市的人道服务图景。从主题活动的人文共鸣到民生服务的人道关怀,再到文化宣传的全城共振,申城正用多维实践诠释着红十字精神的时代内涵。”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江英说。
吴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