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江苏省无锡市红十字系统2025年“5·8人道公益日”累计筹款1050万元

织就民生“托底网”

时间:2025-05-27

“我每天看手机有种上瘾的感觉,上学也学不好,比不过别人,虽然我不想跟别人比,但我脑子控制不住……”电话那头传来哭腔。

这是发生在江苏省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中的一则通话。热线自2014年运行以来,守护了无数迷茫、痛苦的人。

5月7日,在无锡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上,“点亮心灯”红十字心理健康项目成功入选无锡市红十字十大微幸福项目。同时入选的还有“帮你回家”易走失人员定位手环项目,为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和80岁以上老人免费配发智能定位手环;“全民癌症防控”补充商业保险项目,为无锡5746名18-74周岁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市区低收入对象购买保险;“微光童行”儿童白血病等大病救助项目……

这些项目之所以能成功施行,并给予有需要的人群有力的帮助,背后离不开人道资源动员工作的支撑。

5月20日,2025年“5·8人道公益日”活动圆满收官。自5月7日活动启动以来,全省红十字系统累计筹募善款超2800万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无锡市红十字系统累计筹募善款1050万元,首次突破1000万元。

 “人道资源动员是提升红十字人道救助实力和人道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募集的定向捐赠资金100%用于相关救助项目,非定向捐赠资金的20%留作备灾准备金,80%要用于各类救助,为保障民生出一份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烈蓉说,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在灾害救助、人道救助、生命关爱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市红十字会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方式为线下筹款扩大影响力,一方面创新打造“锡红公益联盟”,建起企业参与人道资源动员的常态化合作模式,精准设立“博爱仁医”“博爱教育”“卓胜微儿童关爱”等40余个人道公益基金,基金规模达3800余万元,为民生领域“托底防漏”提供有益补充。

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志介绍,“锡红公益联盟”自2021年发起以来,先后有100家爱心企业加入,累计捐款捐物近1亿元,很多爱心企业通过红十字会实现了捐赠意愿,改善了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此次发布‘十大微幸福项目’也是为了展示品牌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公益事业的氛围。”

 “参与‘锡红公益联盟’,首先源于我们对无锡这座城市的热爱。看到困难家庭患儿面临医疗困境时,作为企业我们深感责无旁贷。”江苏卓胜微电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佳回忆,2023年5月,公司联合市红十字会和市儿童医院设立“卓胜微红十字儿童关爱基金”,初始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帮助贫困家庭的患病儿童。同年12月,从山东济南齐鲁医院转运至无锡市人民医院的重症肺炎感染患者只有12岁,家中再无经济能力支撑。看到花季少女的生命即将陨落,卓胜微迅速协调60万元善款,红十字会在24小时内带动1.1万余人参与,筹款突破100万元,成功帮助了这位危重患儿。徐佳说,正是有了红十字会的“爱心加速器”,才能把公益行动从企业行为变成全城接力,真正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愿景。

 “正是有无锡市红十字会的支持,我们才有底气、有能力,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运营好,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门诊服务和咨询。”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主任、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负责人李达指着位于无锡城中地区的这栋小楼说,这里设有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每年线下接待咨询2000余人次,热线每年接听量达5000余例,不仅是无锡地区,全国各地的电话都可以打进来。

李达从不穿白大褂在这里值班,总愿意穿着他的红十字马甲,“淡化医疗特色,我们想告诉走进来的人,这里可以疏解心理情绪方面的困扰,‘治情绪未病’。”考虑到日益严重的心理情绪问题,去年中心还面向家长和老师开设心理急救技能培训,帮助老师和家长应对孩子突然的情绪失控。“后续也将在市红会的支持下,考虑开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心理急救技能培训,让更多人学会如何对待自己及他人的情绪问题。”李达说。

陈烈蓉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已累计1883个,实现镇(街道)红十字会建会率100%。未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让红十字工作通过基层组织深入“最后一米”,走到百姓身边,围绕百姓所需、顺应百姓民意,开展更多救助项目,打造更多公众认可并愿意捐赠支持的红十字项目品牌。 (新华日报) 

蒋明睿